启示文化发展方向 还需“儒学在场”

2016年09月06日 11:20   来源:解放日报   

  如何认识中国人?途径有很多。但从文化角度而言,儒学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此为出发点,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应运而生”。

  在日前举行的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指出,讲清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历史脉络,为人们解决当下难题提供了启迪。儒学研究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要求对陈旧表达方式予以转化;所谓创新性发展,则是要扩充儒学研究的时代内涵。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陈来认为,近30年来,儒学的存在形态已发生变化:一是出现了“学术儒学”;二是“文化儒学”,很多文化思潮和讨论都跟儒学有直接关系。这是“儒学在场”的显性存在。

  “据说,现在的年轻人戏称上海为魔都。这是对上海这座城市复杂而繁华世相的高度概括。多样的选择、不定的未来,催生了种种‘时代病’‘都市病’。”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认为,儒家思想注重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人心和顺与社会和谐。同时,儒家求真、求善、求美的信仰,又不同于宗教唯一性的信仰。上海要继续启示文化发展的方向,还须正本清源、返本开新。 (王珍)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