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每天近3000人祭孔 曲阜很忙,儒学未必真热

2014年11月21日 07:4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毛建国

  又到一年祭孔日,儒学很热,曲阜很忙。一年来,曲阜围绕纪念孔子举办的政府活动数不胜数,每天来学习的、采访的、谈项目的,络绎不绝。整个曲阜市,与孔子文化产业相关的投资企业超过1000家。有数据显示,如今曲阜每天有近3000人祭孔,企业家忙着去圈地办学,动辄投资上亿元,每天有新学校挂牌。(《新闻晨报》11月20日)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永远不能别离的精神家园,时代发展到今天,传统文化依然闪现出其光芒璀璨的一面。而且现代社会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迫切需要传统文化来慰藉和疗救。在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我们当然乐于见到儒学很热、文化很热。

  可是,现实是复杂的,同样是热,不仅存在着真伪之别,还有层次之异。就拿儒学热来说,到底是作为文化意义上的儒学很热,还是作为经济意义上的儒学很热,就需要仔细甄别。

  目前的“曲阜很忙”、“儒学很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热。“曲阜很忙”首先表现为“商人很忙”。据报道,嗅觉敏锐的资本早已涌入曲阜,其中一个旅游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建成后将出现曲阜乃至世界上最高的孔子像和最大的儒学旅游度假区;一个培训项目,首批投资就达16个亿。有些项目已产生效益,如一家礼仪文化学校,目前校长的“出场费超过1万元”,今年已经是该校成立第三年,获利颇丰。其他一些与孔子有关的研究热、出版热、活动热,乃至一些孔子研究学者的新“周游列国”——到处走穴讲课,同样散发着强烈的商业气息。

  文化与经济并不必然对立,文化可以形成产业,经济可以推动文化。在传统文化上聚力发力,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相对于过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更是一种“升级版”的文化产业化。而且经济热带来的人气,也不可避免地拉近文化与社会的距离。但两者毕竟不同,文化热不直接代表经济热,经济热也不代表文化热,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更不能让文化成为市场的奴隶。

  文化具有精神和经济的双重价值,我不反对儒学经济的兴起,但更期待儒学文化的真正兴盛,希望传统文化闪耀出更耀眼的精神光芒。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先生,曾写过一本《这个世界会好吗》,书名是一个有价值的追问。真正的儒学热,应该是把儒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沿着“内圣外王”的方向,不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不断推动世界更加美好,实现文化的扩散和繁荣以及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儒学经济热并不直接代表儒学文化热,儒学不能在经济热潮中迷失方向。从儒学经济热到儒学文化热,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远不是投资几个项目、组织几个活动,就能速成的。但我坚信,这个时代需要儒学在文化上的精神熏染,借力于经济而不是臣服于经济,总有一天会出现真正的儒学热。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从儒学中探寻治天下之道    2015年11月25日
  • ·中外学者研讨儒学比较与发展    2015年08月20日
  • ·儒学复兴需重回生活    2015年07月2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