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招商“重复签约”须强化“三个转变”

2016年08月05日 15:52   来源:人民网   倪洋军

  红旗飞扬,彩球飘飘,礼仪小姐落落大方……在拉着大幅背景的招商会签约现场,轮番上场的几个项目签约双方大笔一挥,双手紧紧相握,一派笑意融融的场面。相信这是大家经常在电视等媒体上看到的“精彩一幕”。而有些所谓的老板往往是从这个场子赶到那个场子,所谓的一些动辄千万、亿元的项目,更是层层包装、层层“加码”。

  毋庸置疑,招商引资是推动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可否认,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招商引资工作步入了“怪圈”、走上了“邪路”,类似于前文提及的重复签约、虚假包装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还推行“全民招商”,压得很多部门疲于应付,不仅商没有招到多少,还荒废了本职工作以及党建“主业”,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用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增长,靠的是硬邦邦的“实绩”,而不是假数字堆砌的“泡沫”。重复签约,不仅华而不实、劳民伤财,更是政绩注水、形式主义的体现。贪一时之功、解一时之困,牺牲的是投资者的信任,助长的是弄虚作假的歪风。笔者认为,杜绝招商“重复签约”必须强化“三个转变”。

  转变考核办法。有什么样的考核指挥棒,就会逼出什么样的从政行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坚持项目为王,始终抓好抓实招商引资工作,本身没有错。但是,招商引资绝不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全部,不能以偏概全、有失公允。在对目标任务的设置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设置考核权重,绝不能盲目将目标定的太高、任务下的太重,逼着部门弄虚作假;在监督检查上,要全面了解和把握项目的实际运转情况,不能简单地报数字、填表格,更不能以招商天数多少来衡量;在考核认定上,要全面科学合理,避免一些部门出现“一好遮百丑”的乱象,要立足长远,既要项目落地,更要生根,让市场保持健康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在干部选任上,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钻营者得利。只有考核办法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才能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各级各地各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科学行政、依法行政,将包括招商引资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转变政绩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前行的动力。认识不清楚、观念不正确,必然会误入歧途。在招商引资上搞重复签约、过度包装等弄虚作假行为,说到底,还是一种错误的、虚荣的政绩观在作怪,国家现在强调不以GDP论英雄,但在一些地方事实上经济发展指标仍然是目前最明显的成绩单,招商引资工作更被摆上了极端重要的位置。少数干部认为,只要招商引资任务完成了,其他工作干好干坏无所谓,甚至有的干部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干脆就玩起了假招商、招假商来骗取政绩、捞取资本。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要克服冲动性招商引资的短视行为,不断强化服务,不能招商时什么都敢答应,招来后原本承诺的配套、人工、补贴等都难以兑现,最终招商会变成‘招伤’,企业留不住,口碑也差了。

  转变工作作风。风正好扬帆。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党历来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坚持转作风、反“四风”,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一抓会好转,松一松就反弹,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等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在中央的严厉要求下,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类似于前文提及的招商“重复签约”、“过度包装”等现象的背后仍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遗毒在作怪。跑场子只是为了做样子,几千万包装成几个亿也是为了骗领导,但是假政绩出不来真效果,虚作风更难有实作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转变工作作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个节点接着一个节点抓,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改,积小胜为大胜,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以作风转变的新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招商引资工作不是不要抓,但要抓就必须抓好抓实,要尊重规律、端正心态,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真心实意做事、真抓实干作为,统筹好、兼顾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格局,以硬邦邦的“实绩”、实打实的“效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