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招商成秀场,整治应釜底抽薪

2016年07月19日 07:40   来源:法制日报   张枫逸

  招商是个技术活,能不能招来商,能够引多少资,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给招商下达计划性指标并不科学

  红旗飞扬,彩球飘飘,礼仪小姐落落大方……在西北某省一场招商会的签约现场,几个项目的签约双方大笔一挥,双手紧紧相握,一派笑意融融的场面。而在场的某市一位部门负责人无奈地对记者说:“这里头我们市的几个项目,早在半年前就签过约了,如今无非是让老板给个面子,再来捧个场”(7月17日《人民日报》)。

  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景象之下,却是“新瓶装旧酒”的弄虚作假。如此招商现场更像是一个秀场,有关部门自导自演,企业老板心照不宣地配合,从而制造当地是热门投资地域的假象,借助媒体宣传提升政绩。

  招商成秀场无疑是一种畸形的政绩观,但追根溯源,板子不能只打在基层政府和部门身上。重复签约、数字注水,这些行为的背后,往往不是当事者自身急功近利,爱慕虚荣,而是被摊派的招商任务逼上梁山。近年来,许多地方为了保增长,大搞全民招商、人人招商,层层下达招商引资任务,与干部考核挂钩。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干部,动辄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理甚至丢掉“乌纱帽”。事实上,一些地方根本不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一些干部也不懂招商业务知识,在招商任务的指挥棒下,只好弄虚作假以求应付过关。

  招商成秀场带来的伤害,不仅是华而不实、劳民伤财,而且会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地方图名不顾实效,图签约不顾落实,签约时什么条件都敢答应,事后承诺的配套、人工、补贴等都难以兑现,从而伤害了企业利益和政府公信。再比如,有的地方饥不择食,“捡到篮里都是菜”,风电、钢铁、纺织等明显过剩的产能项目,也成为基层干部眼中的救命稻草。

  正如媒体指出,用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增长,靠的是硬邦邦的实绩,而不是假数字堆砌的泡沫。招商需要远离秀场,回归正道。为此,除了加强作风建设,抵制形式主义外,更需要从制度层面釜底抽薪,让一些地方和部门失去作秀的动力。

  首先,取消招商任务指标,使之不再与干部问责和考评任用挂钩。招商是个技术活,能不能招来商,能够引多少资,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给招商下达计划性指标并不科学,更不能一刀切地将其作为干部考核依据。各地需要推动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理性回归,把招商交给专业部门和专业人才,让其他部门安心干好本职工作。从长远说,招商引资本身应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再赤膊上阵亲自招商,加快培育专业、高效、规范的投资中介组织,才是发展趋势。

  其次,从重数字到重实效,关注招商引资的含金量。取消招商任务后,如何评价和考核招商引资工作,还需要大智慧。招商只是形式,如何让企业留下来、让市场保持健康发展才是根本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建立完善新的评价机制,不看多少企业签约,只看最终有多少项目落地;重量更要重质,关注地方是否将招商引资与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结合起来,真正吸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落户。只有这样,才能让地方政府和部门沉下心来,练好内功,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