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平城乡数字鸿沟,强化网络扶贫的法治保障

2016年07月29日 07:35   来源:法制日报   杜晓

  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会是大势所趋,如果不能及时抹平数字鸿沟,就可能会扩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近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发布。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认为,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纲要中有个词值得注意:网络扶贫(7月27日澎湃新闻网)。

  对于网络扶贫,龚晓峰解释,目前中国还有五千多万的贫困人口,这些人在信息化时代不能落后,国内的数字鸿沟不能太大。要给这些贫困人口进行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村村通”,过去是发展广播、建高速公路,现在则是信息化时代,要修信息高速公路。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信息化大潮中,数字鸿沟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且不说五千多万贫困人口,一些生活在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居民,即便没有被纳入贫困人口,与发达地区居民相比,在信息获取的数量、手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全面崛起,这样的差距有增大之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一些发达地区、大城市,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已经很广,但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可能连固定网络入户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其次是移动终端使用上的差距,在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很多人都能及时更换并用上最新的手机或者是平板,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受到经济实力限制,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

  在信息时代,深入开展网络扶贫是十分必要的。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是大势所趋,如果不能及时抹平数字鸿沟,就可能会扩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字鸿沟带来的影响将超乎人们的想象,有可能从经济发展层面逐渐蔓延到观念、制度乃至社会治理等领域,人们需要对此引起警惕。阻止数字鸿沟扩大,打响网络扶贫攻坚战,重点是要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终端的投入,尤其是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和移动终端,不仅需要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加大投入,而且运营商也要割肉,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对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予以倾斜和照顾。

  网络扶贫说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在实践中还须多方面予以保障,尤其是强化法治保障。当前,基层扶贫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扶贫款项频频遭到挪用,被一些“苍蝇”“蚊子”侵吞殆尽。日常的扶贫工作,与各地发展实际情况存在密切联系,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策略,网络扶贫则相对比较统一,在资金监管、人员责任、督促落实方面可以考虑用全国一盘棋的方式推进。在网络扶贫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也要敢于动运营商的奶酪。自从提速降费的目标提出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现有的资费标准如果拿到一些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来看,还是偏高,恐怕很多人负担不起。如果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网络终端补贴都到位了,却因为资费问题导致网络扶贫受阻,未免有前功尽弃之嫌。对于运营商那些林林总总的不合理、不合规甚至不合法的收费,监管执法部门要提前亮剑、清理干净。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