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爆发的“赵薇事件”、“抵制肯德基事件”成为各方舆论所关注的焦点,在事件持续发酵下,共青团等官微深度介入,积极发挥对话题的引领和引导作用,表现出高超的舆论导向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点赞。同时,这些事件又再次将培养青年在网络时代的理性政治精神和构建网络时代青年的健康政治生活等话题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些事件中我们也看到,一个涉及网络时代青年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民粹主义等诸多复杂问题的“议题网络”正在形成,而且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已经不止于坊间议论的层次,从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发表的评论和文章来看,许多已经超越了问题的表层而开始关注事件背后一些更为深层次的问题。这值得大家关注,也值得大家学习、思考和研究。
我们看到,在这些事件发酵过程中,从普通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的刷屏、吐槽、愤怒,到主流严肃媒体的积极引导再到海外媒体的大量报道关注,在以爱国舆论作为表现形式下,网民把现实当中的 “南海仲裁闹剧”、“台独”等事件拿到网络上进行发泄与声讨,谴责其背后的不公正,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些青年人在网络上以爱国为标签声称要“砸烂苹果手机”、“抵制肯德基”等,则是借助互联网针对热点事件和现象而发出的非理性和极端化的观点和主张,从而使一些网络公共议题出现情绪化、娱乐化甚至政治化的倾向。这促使我们必须要深思在网络时代如何培养和构建青年的理性政治精神和健康政治生活这一重大问题。
首先,必须要对网络时代如何培养和构建青年的理性政治精神和健康政治生活这一重大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网络为青年人进行民意表达提供了重要渠道,青年网络民意是青年借助或通过网络这一信息平台所反映出来的自身思想及观点,它是网络时代青年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形式,它具有表达意见的真实性。青年人正常的网络民意表达能够凝聚青年人的共识,增进社会的包容与理性,比如在这次事件中,网民和媒体的爆料,各种评论、报道本质上都是青年人对于“台独”、“南海仲裁闹剧”的深恶痛绝,是对国家利益的坚决维护,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网上出现的青年人的另外一些杂音则明显偏离了青年网络民意的范围,比如要“麦当劳滚出中国”以及赵薇事件的各种“阴谋论”等等。这就促使我们必须要对包括网络时代青年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民粹主义等诸多复杂问题进行研究,更加注重培养青年在意见表达、政治参与、政治认同以及政治社会化等问题上的理性精神、包容精神,以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相关现实问题。
其次,青年人在网络民意表达中表现出的一些错误倾向和趋势也不容忽视,这些错误倾向和趋势会消解社会包容与社会理性,其弊端值得警惕。青年人是当代社会各阶层中思想最敏锐、保守意识最少、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意识最为强烈、政治上较为激进的群体。青年人在公共问题上会有更多的意见或“民意”表达,这是由青年的特点所决定的,但需要加以积极引导。以网络民粹主义为例,网络民粹主义可以理解为“以民为粹”,推崇平民化而极端抵制精英思想和精英文化,反对权威力量对大众的治理与管理,它极有可能演变为一种集体的暴力,简单的表现为在公共事件中,就是“谁是精英就反对谁,谁是平民就支持谁”。有学者曾指出,“砖家”、“教兽”的贬称之所以能成为互联网时代青年人的常用语,跟青年人民粹主义的反精英倾向是分不开的,尤其在医学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青年网民大规模越位,围剿专业人士,竟然迫使许多专业人士噤声。这些表现出的对精英的反对以及对政府的不信任是现实中青年“不理性”的延伸和映照,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危害性,表现出的仇富、仇官、反精英特征是很明显的,必须加以重视和积极引导。
最后,一些媒体为了在公共事件中凸显自身往往迎合青年人的情绪化激进表达方式的要求,过分刺激青年人的偷窥、泄愤等不良情绪,追求卖点和噱头,这对于培养和构建青年的理性政治精神和健康政治生活极为不利,媒体也应该不断反思自己引导青年的方式、方法和作用。比如这次“赵薇事件”,网民的“深挖”加上各种媒体的相关报道,将“资本控制舆论”等一些让普通人难以了解的所谓“黑幕”被一一揭发,各种负面的形象不断地呈现在网民的心目当中,这必然会使得原本某些企业、知名人士在网民心中的形象轰然倒塌,同时也激发了网民对政府及官员的不信任感。在事件持续发酵过程中,也正是由于网络的公开性、便捷性,让广大网民的愤怒和不满在网络空间回荡,一些媒体更是出于各种动机而蠢蠢欲动,使得问题更是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和严肃媒体强势介入,对舆论进行了积极和正面的引导,使这一对公共事件的讨论更好地塑成了青年人的理性和包容,更好地凝聚了青年乃至全社会之间的共识,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应该成为其他媒体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