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接连遭袭,难民政策亟待调整

2016年07月26日 07:21   来源:中国网   李超

  ?近一周来,除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焦灼之争外,世界各大媒体头条恐怕都要被德国所占据。德国安全状况相对较好,在恐袭已成欧洲“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一直未遭遇严重恐袭,然而最近不到7天突发4起恶性袭击事件,伤亡惨重,着实让人惊愕。

  虽然德国内政部门也一再提醒民众“恐袭距离德国并不遥远”,但其实德国政府对于本国安全形势还是有一定自信的。德国政府对以穆斯林为主的外来群体管控相对严格,对其所能从事的活动及行动范围有明确限定,很大程度上能够防范极端分子混入社会作乱;客观上,德国穆斯林以土耳其人居多,世俗化程度较高,来德国目的主要是改善生活,参与暴恐的可能性较法国穆斯林小。同时,德国在全球外交上一贯较为低调,招致“伊斯兰国”报复的可能性也比法国小。

  然而最近一周的事件证明,即使存在有利条件,德国仍不能免于遭袭。虽然4起案件并非都被定性为恐袭,存在偶发或个人因素,但其所带来的震慑效应堪比恐袭,德国政府深受刺激,深刻认识到德国绝非“恐袭真空”,而过于积极的难民政策是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

  最近4起案件中,有3起被证实为叙利亚和阿富汗难民所为,慕尼黑枪击案案犯虽为土生土长的德国人,但同时拥有伊朗国籍。德国因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径制造大量难民,总体对难民负有“人道主义亏欠感”,难民政策较为开放,去年全年进入德国的难民超过100万。目前看来,其中隐藏的安全风险显然被严重低估。从国际政治角度来看,难民当中很大比例为穆斯林,与西方以基督教为基础的价值观差异巨大,很容易成为“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招募的目标,德国情报机构也早已发现极端分子借难民潮混入德国的证据。因此,近半年来德国已大幅收紧难民政策。

  从安置的角度来看,更加凸显德国当前面临安全风险的严峻性。接纳难民容易,促其融入当地社会甚难。众所周知,德国人严谨勤奋、崇尚规则,但德国人同样自负高傲,并不愿轻易接受和包容外来文化,因此德国并不是一个适合移民的国度。不可否认,穆斯林难民和移民在文化层次、个人素质等方面与成熟的德国主流社会存在相当差距,短期内政府可以采取限制、救助等手段安置,但他们终究要自食其力,过正常的生活。当他们真正脱离政府救助时,居于社会底层,生活困窘,被视为 “二等公民”,都将刺激这些内心脆弱的移民和难民走向极端主义。鉴于此,推动族群融入工作刻不容缓,而能否找到有效的融入途径正在考验德国政府的执政能力。

  此外,对于难民的管理仍亟待优化。24日发生的安斯巴赫爆炸案中,袭击者于两年前递交难民申请,被明确拒绝。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并未被遣返,而是被容忍留在德国,尽管出现过多次犯罪倾向,其居留申请却一再被延长。由此看来,貌似完善的德国难民政策,执行时仍有不少漏洞,对于其中潜藏的安全威胁,相关部门显然未给予足够重视。此次事件发生后,巴伐利亚州内政部长赫尔曼立即呼吁,要从联邦层面改革居留法,“驱逐的门槛必须调低”!

  当然,恐袭频发,必然有着社会、文化等更深层次的原因,政府安防措施不到位亦会给恐怖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总体而言,德国政府必须全方位提高警惕,在难民政策上做出关键性调整,将内政政策重心转移到防范伊斯兰极端主义上来,综合施策,才能切实维护公共安全。 ?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 李超)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