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者遭打咋还引起“舆论打架”?

2016年07月22日 09:14   来源:华西都市报   李晓亮

  职业打假人王先生花费3600元购买5件同款女装,因送检后得知衣服质量与标牌不符,随后王先生与另外两名同伴到服装店,要求商家按照消法“退一赔三”时被拒,反遭商家殴打。昨天上午,该案在通州法院审理,徐某和贾某认罪,并表示已赔偿被害人31万,请求法院轻判。(京华时报)

  大致就是这么个“售假—买假—索赔—遭打—起诉—赔付”的职业打假过程。买到假货,索赔被打,任谁一般也不会偏袒商家,只会同情买家。因为只要这种制贩售卖假货的无良商家不被法办,下次那个维权无门反遭暴打的倒霉鬼,就可能是自己。将心比心,也会抱团发声,强烈谴责要求惩治不法商贩。

  可翻看评论,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发声者分裂成两个阵营,当然有为打假叫好的,而这本应是主流才对。可惜却混入不少为卖家鸣不平的,几乎是和那个自认为“委屈”的打人者一个腔调——“我们做生意赚钱也不容易”。甚至有力挺者,公然叫嚣“活该、该揍”。

  为施暴者喝彩,这样的诡异现实,让人瞠目。不管如何,打人总归犯法,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是要负刑责的。就算同是生意人,感喟生意难做,也不该支持暴行吧?一起看似无争议的施暴事件,却引起舆论打架,问题还是出在打假人的身份上。

  所谓“职业打假人”,就将受害者和普通被假货坑害的买家区分开了。职业打假,是知假买假,虽是依法索赔,在客观效果,特别是从商家立场看,这属于盈利性购买。售假商家是靠卖假货牟利,而职业打假人则就是专门买假货索赔盈利。利益食物链上,一般买家是蝉,售假商家是螳螂,而职业打假人则是坐等渔利的背后黄雀。

  可不管是否职业打假,首先售卖假货还暴打索赔买家,这在哪都说不过去的。当不以卖假为耻反以为正常,这样的社会是极不正常的。先有制假售假,无良商家,后有“知假买假”职业打假。天下无假,又何来打假领域职业玩家?厘清“售假”与“打假”这一最本质核心问题,就能看出只要是打假,都是正义正当,多多益善的。

  而至于所谓狮子大开口“私了”、“讹诈”,这则超出打假范畴,而是游走于人性、伦理和法律的暧昧边缘地带的出格行为。真违了法,构成敲诈勒索,自有法律接位。但在消法领域,投诉举报打假行为,退一赔三、假一赔十,震慑假冒违法,褒奖社会共治,只要售假还在,打假之路就还任重道远。

  这么多年,职业打假身份定位的尴尬,一直摇摆不定。只要上述类似的打假引起的“舆论打架”还在,形势恐就还不容乐观。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