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转基因恐惧,光靠科普还不够

2016年07月22日 07:12   来源:红网   岳乾

  近期,在一个论坛上,多位知名学者聚集讨论转基因舆论环境与产业化进程问题。但不料二十多位反对转基因人士冲入会场,大喊“打倒汉奸卖国贼,反对转基因”等口号,一边还扔着反对转基因的传单。(7月21日中华网)

  转基因问题近年来已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公共性话题,虽然屡有知名科学家出面解释转基因无害,但依然无法使民间反对转基因的浪潮稍有消退,反而如同火上浇油,激化了民间反转基因的情绪。

  对于民间的转基因恐惧,一般将原因归为普通民众缺乏科学素养、不懂得科学知识。所以,在支持转基因的人士,主要是科学家看来,消除转基因恐惧,让老百姓接受转基因,主要工作应在科普,让普通民众明白转基因的科学原理,消除民众对转基因的误解。

  但事实证明,为转基因科普的一系列工作失败了。近年来,网络上对转基因的科普文章不可谓不多,为转基因站台背书的知名科学家也往往有之,甚至其中有些科学家之前已经在民众中建立了客观公正的良好声誉,但民间在转基因问题上不仅没有更加理性,反而进一步激化了民间的愤怒。

  这恐怕是支持转基因人士以及科学家们始料未及的。但实际上,这并不令人意外,光靠科普,根本无法消除转基因恐惧。因为科普工作面临着一个科普本身根本无法解决的难题,即如何让老百姓相信。科学家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手中掌握的科学知识才是唯一可信的,普通民众所据以反对转基因的那些豆腐块文章都是伪科学。但这一点如何让普通民众接受?事实上,在普通民众看来,一篇支持转基因的科普文章与一篇反对转基因的豆腐块文章的可信度是差不多的,而他们更倾向于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倾向于相信那些符合他们的内心偏见与认知结构的,也就是后者。

  所以,在消除转基因恐惧这个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唤起、建立老百姓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意指对科学、科学家的信任,也包括对维系科学技术研发的体系的信任,对科学技术推广、产业化体系的信任。因为落实到现实中,转基因并非仅仅是一项科学知识,而是一个包括研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体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信任,都可能导致这一产业体系的崩溃。

  那么,民众不信任的根源是什么?在我看来,乃是信息封闭、沟通不畅、参与受限的社会及制度环境所形成的内心偏见与认知缺陷。

  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当民众长期无法接收到转基因的正确知识,当民众长期没有渠道获知中国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当民众无法了解转基因农作物加工生产的情况,当民众无法确知自己购买到的粮油是否采用了转基因技术,当政府部门对转基因产业化现状语焉不详,当企业对转基因原材料的使用情况三缄其口之时,民众对转基因有疑虑、有困惑,而生出恐惧,便是再正常不过了。总之,政府部门不尊重民众的知情权,科学界一贯所抱持的傲慢姿态,实业界普遍缺乏诚信经营的态度,信息的传播受限,这都会催生出普遍的社会偏见与认知缺陷,都会引发不信任。

  不仅仅如此,信任还依赖广泛的参与来建立。民众无法参与政府决策,无法参与执法监督,他们就无法理解政策的意图及目的,无法建立对政策的正确认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如何指望民众能真正认同、支持转基因产业化呢?面对他们不理解、不了解的事,他们只能“脑洞大开”,“脑补”出一个国际资本主义灭绝中华民族的“阴谋论”了。

  所以,重建民众的信任,在于构建信息开放、沟通流畅、广泛参与的社会、制度环境。其意义与价值,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消除转基因恐惧。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