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要相信故事的力量(图)

2016年07月20日 07:57   来源:北京晚报   陈梦溪

  7月12日,图画书《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由蒲公英童书馆在中国童书博览会上推出。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关于味道的记忆。妈妈做的手擀面,外婆包的豆角包,食堂的大锅饭,甚至校门口旁边的地摊小吃……这些生活中最简单的菜肴,这些自己最熟悉的味道,就埋在心底,记忆的深处。这味道在儿时是一种期待,在长大后是种期盼甚至回忆。妈妈的味道,外婆的味道影响着我们对美味的标准,也连接着每个人对家人对故乡思念的心。

  包子,是连接亲情的温暖食物。几千年来,乡愁,不过是飘浮着的一缕炊烟;远乡的日子,想家,不过是想父母做的一顿家常饭。爱,不需要理由;爱吃什么,也不需要理由。包子的故事,正是万千家庭最寻常的场景,最浓厚的亲情。

  2014年9月,袁晓峰老师萌生灵感,创作了《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毛毛是一个爱吃包子又超有想象力的男孩,他有一个有爱又有趣的妈妈,围绕“包子”,他们之间发生了一段又一段有趣的对话。长大后的孩子去美国留学,但依然想念家乡的包子,依然爱着家乡的味道。

  《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的画者顾强龄是一位80后,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之后,他又到法国继续深造。经由该书责任编辑也是他的大学同学董丽俊的推荐,他读到《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这个故事,读完主人公毛毛的故事后,他不禁将自己和毛毛联系在了一起。同样怀念家乡菜的味道,同样生活在国外,故事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对外婆的思念,也唤起了他对味道的那份记忆和情感。最终,他拿起画笔,用图画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美食的思念。

  该书责任编辑董丽俊表示,让人感动的是故事里不仅有小孩想象力的大爆发,还有亲子之间机智对话,三代人的亲情互动,以及在异国他乡对故乡味道的眷恋。这些都是借由“包子”这个中国人心中温暖的食物展开的。袁晓峰认为,在亲子共读中,很多父母想要讲给孩子听的道理都融在其中了,智慧的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把所想要传达的道理都讲完了。

  绘本研究专家、翻译家、作家朱自强认为,图画书常常描写到容易引起儿童感官兴趣的题材,其中关于味觉快感的图画书有很多,现在,原创图画书里也增加了一部这样的作品,那便是《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它“仿佛散发着包子热腾腾的香味儿,撩拨着读者的嗅觉和味觉”。朱自强表示,对于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时期食欲旺盛的幼儿和儿童而言,“这一定是一本引起他们浓厚的感官兴趣的绘本”。

  阅读深耕实践者、童书翻译孙慧阳评价称,这是个有关“吃”的故事,也是个有关“听”的故事。“在男孩与妈妈你来我往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中,无论妈妈怎样迂回,男孩始终坚定”。她认为“书里,有儿童真实的表达,有儿童对成人用心倾听的渴望”。

  袁晓峰也表达了她对于亲子阅读的观念和理解,她认为,我们无限相信故事的力量,我们从未低估阅读的精神价值,那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在袁晓峰看来,亲子阅读能够促进孩子的自主阅读,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浓浓的亲情,阅读可以教会大人如何做一个智慧的父母,“无论对于孩子还是父母都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亲子阅读改变的不只是孩子”,袁晓峰说,父母与孩子阅读的这些愉快经验,还会延伸到孩子未来的成长阶段,让孩子终身受益。亲子共读、互相朗读是家人之间一种亲情的交流,一种全家参与的休闲娱乐方式,一种家庭的阅读仪式。

  袁晓峰希望家长和孩子们都能领悟“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这件事,就像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曾称,“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