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村民向镇政府亮“环保红牌”让谁脸红?

2016年07月11日 07:35   来源:红网   徐甫祥

  塑料盒、农药瓶、医疗输液器……堆积成山的生活和医疗垃圾,数年间源源不断地倾倒在广东化州市横江水库旁边。而位于水库所在地的良光镇政府,正是垃圾的主要倾倒者。水库附近村民为劝阻外来垃圾运进,在入口处竖起一个个告示牌,警示勿往此处倾倒垃圾。良光镇镇政府表示,目前正积极制定整改措施,准备把垃圾全部运往茂名垃圾焚烧厂处理。(7月10日东方网)

  始建于1958年的横江水库,是当地农田灌溉及生活饮用的主要水源地。然而,近7年来,这座历来水清景美的水库,却遭遇垃圾“围城”,并形成了足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垃圾山”,以至于污水常流、蚊蝇乱飞、臭味扑鼻。值得庆幸的是,尽管目前“垃圾山”仅距水源10余米,但从新竖起的一个个警示牌、以及为阻止垃圾车进入被迫挖断的路面来看,当地已开始断然向任意倾倒垃圾行为说不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处垃圾的主要倾倒者,竟然是当地的镇政府,而向他们亮出“环保红牌”的,却是当地村民。可以说,这是一起尴尬的“角色互换”:当地镇政府仅为一己方便,即把自身置于一个“偷倒垃圾者”的地步;而附近村民则为了保一方水土,进而代行起“监管者”的职责。虽说是有些不伦不类,但也是不得不为。只是不知这样的场景,会让谁脸红?

  而村民们之所以如此“代行职权”,显是迫于无奈。“垃圾山”围困下的村庄,不只群蝇乱舞,空气难闻,就连井水的味道也是怪怪的。这样的日子,任谁也不想过。他们也曾逐级反映,甚至向相关部门举报,但似乎因对方为镇政府的原因,故收效不大。于是,他们选择了奋起抗争,先是雇挖掘机挖断进入“垃圾山”的唯一通道,又凑钱竖起一个个告示牌,意在警示当地镇政府,不要带头做危害水资源环境的傻事。

  然而,上述努力似乎都于事无补,挖断的路面随即被填上,再挖断,再填上。说实话,倒垃圾的除了镇政府,其余也都是财大气粗的“主”,村民又岂是对手?至于立牌警示,就更是“聋子的耳朵”。好在这事惊动了媒体,媒体一曝光,局面迅即改观:“垃圾山”终于不再“长大”,且镇政府表示,“正积极制定整改措施,准备把垃圾全部运往茂名垃圾焚烧厂处理。”

  应该说,当地镇政府在这件事上确实有失颜面:不仅未担起守卫青山绿水之责,反而跻身于“破坏者”行列,既有失担当,又知法犯法;对村民多年投诉不仅置之不理,反而我行我素,足见其民生及环保意识皆谈不上“及格”;即便在媒体曝光后,仍辩解此为“垃圾填埋场”。然而,有在水源地选址建造“垃圾填埋场”的么?何况,垃圾的运输、处理、填埋有很专业的操作规范,谁又见过这般无任何防渗漏措施的“垃圾填埋场”?拿老百姓的话说,你唬谁呢?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面对记者的质询,有镇干部不仅面无愧色,反倒与村民较劲,说什么“他们村委会过年的时候都拉了三十多车在那里”。事实如何,暂且不论,就一级政府来说,以“村民也倒了垃圾”来试图减轻自身的责任,是否太过“小儿科”?或者说,他们并未真心认错,而眼下的“整改”之举,只是碍于舆论压力罢了。

  因而,当地镇政府的整改,不仅需要搬掉这座“垃圾山”,还要重塑环保意识、民生意识,进而找回自身的“角色”以及担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山常青、水常绿。不然,即便搬掉了眼前这座“垃圾山”,一旦时过境迁,说不定还会冒出新的“垃圾山”,从而让村民“监管”镇政府这般让人脸红的一幕再次重演。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