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街小巷不时可见“老年代步车”。据报道,仅在北京,大量无牌照的老年代步车任性上路,它们开上机动车道、闯红灯、逆行、随意抢道、并线,甚至开上高速公路。此外,部分生产企业违规生产、销售、非法组装三轮或四轮车辆。山东一家代步车厂家内,工人介绍两三天就可以生产一辆代步车,想要啥款型都能做。(7月4日《新京报》)
随着老龄化的进程加速,老年代步车的市场需求被不断放大,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军老年代步车市场。据了解,真正的老年代步车为一种医疗器械,车速在每小时10公里之内,以“速度低、刹车灵、安全可靠、方便”为标准,且不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然而,全国多地道路上出现的老年代步车,时速可达到50公里,有些甚至可高达100公里,款型和汽车相似,不仅能充电还能烧油,价格从5000元至6万元不等。
廉价的“老年代步车”给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带来诸多便利。然而这种无证、无照、无保险的三无电动车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小觑。老年代步车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规范,不需要任何驾驶资质,甚至没有道路交通法的约束,无论对行人还是车辆都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该如何管理老年代步车?仅仅依靠“堵”这种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肯定是不行的。老年代步车拥有客观的市场需要,很难一禁了之。此外,强行禁止老年代步车,不顾老年群体对于方便快捷交通出行的诉求,也容易引发新的矛盾。要管好老年代步车,需要从“人性化”角度出发,疏堵结合,综合施策。
首先在生产环节上,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来规范产品设计、生产及售后过程,将非法老年代步车拦在市场之外,同时也便于企业改进和提升产品品质,加强质量监管。
其次在交通法规上,制定包括代步车等电动汽车的行驶管理政策。立法者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诉求,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留给老年人;另一方面需要对广大行人和合法车辆的权益负责,处理好诸如是否将其纳入机动车范畴、是否需要驾驶者考驾照、怎样进行年审、如何办理各种保险、如何规范其驾驶行为等关键问题。
同时,作为执法部门来说,应杜绝监管的“灰色地带”。无论是工商部门还是交警都不应对这些明目张胆地违法犯罪行为熟视无睹。对于质量低劣、安全性能差的电动汽车生产经营企业应坚决取缔,对于各类交通违法现象可采取批评教育、罚款等手段,严格规范其驾驶行为。
此外,老年代步车的泛滥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建设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急迫性。找到老年代步车的“替代品”,为老年群体的出行提供经济和政策的支持,也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