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要破除思想束缚

2016年06月24日 07:58   来源:长江日报   周俊生

  在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领导和各部门专题讨论了深化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议题。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强调,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营造一视同仁的公平投资环境。要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下决心再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

  据报道,会议讨论这个议题,足足花了三个小时,这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历史上还是很少见的。而国务院之所以会对这个议题如此重视,一个现实的原因是近期民间投资的活力出现了明显的减退。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中,民间投资贡献了60%以上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和80%左右的社会就业岗位,这表明,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国务院布置的督查中却发现,目前多数民营企业又觉得自己“矮人一等”,有些地方干部更是“谈商色变”,不愿也不敢与民营企业打交道。这说明,鼓励民间投资发展,不仅仅需要中央政府出台政策,也不仅仅需要政府取消行政审批权,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需要破除思想束缚,就像李克强总理说的,要营造出一视同仁的公平投资环境。

  民营企业之所以会产生“矮人一等”的感觉,这是在与国有企业所享受的投资环境的比较中产生的。改革开放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民营资本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中,但这种发展总是伴随着各种干扰,使民间投资经常会受到各种抑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资本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民间投资的歧视和偏见并未绝迹,一些已经实行了市场化的行业,事实上却由国企一统市场天下,民间投资只能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而这方面的改革却一直停步不前。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一些政府官员在思想上对支持民间投资发展仍有顾虑,特别是在深入开展的反腐中打下的“老虎”和“苍蝇”中,有不少就是因为和民营企业关系过于密切而出了问题,一些干部不愿也不敢与民营企业打交道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顾虑。其实,政府作为提供公共政策的部门,它的职能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个公平竞争理应将民间资本包括在内,而一些民营企业之所以会通过向政府官员行贿等不健康手段来获得自己的市场机会,其原因正在于政府未能对它们实行一视同仁的行政手段,使他们不得不通过“曲线形式”来寻求自己的市场机会。

  民间投资、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直接有利于当前稳增长、保就业,对于长远的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就当前来说,要改变民间投资低迷的颓势,需要政府部门破除思想束缚,在进一步取消行政审批事项,释放市场活力的同时,积极营造起让民间投资与国有资本等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作者为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