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民科”的正确研究姿势?

2016年06月24日 07:42   来源:羊城晚报   周云

  据媒体报道,余建春是一名在杭州的普通外来务工人员。他就读于郑州牧专,毕业十多年以来,辗转各地打工。同时,他又是一个业余的数学研究者,每到一地,都会跑到当地最好的大学,试图拜访数学教授,展示自己的数学发现。他还会把自己的演算手稿寄给数学界的大牛,但基本上都石沉大海。但近日,他寄给浙江大学蔡天新教授的信得到了回应,蔡教授发现,余建春的研究颇有深度和价值,于是邀请他参加了由博士生,副教授参与的讨论班。余建春在讨论班上的展示,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肯定。

  世间多文学青年,而少科学青年,个中缘由,大约是因为文学轻松有趣,而科学艰深枯燥。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文学准入门槛低,读一些书,通一些文墨,有一些灵感,便可舞文弄墨。即便不写作,阅读和评价文学作品,几乎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

  科学则大不同,必须要经过严格的、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方可入其门径。而且对于科学研究和研究者的评价,几乎与大众绝缘,那是科学家共同体的事。所以一个人,指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事文学创作,一举成名,改变自己的生活,虽然也是小概率事件,但终归有成功的先例。且随着网络文学的成长,这种概率越来越大了。但同样的好事,几乎不可能发生在一个爱好科学的青年身上。

  也正是如此,我们首先得表达对余建春的敬意。因为他对数学的追求,几乎没有什么功利色彩,全然发乎内心对于纯粹知识的兴趣,这是真正的科学精神。人类知识的进步,全赖这种精神的引领。在不少专业研究人员,已经被功利主义浸染,有些人甚至把科学研究当作升官发财工具的今天,余建春身上的这种精神便更加难能可贵。如果专业研究人员身上,能更多地体现出余建春这样的科学精神,我们的科学研究事业才更有希望。

  余建春身上另一个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对于现有知识体系的尊重。我们对牛顿的一句话耳熟能详: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往往将此理解为牛顿的自谦,其实这句话正揭示了人类知识进步的规律:每个研究者,他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只是人类庞大知识体系的一个极小部分,研究的成绩,也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余建春的研究,大致是在现行的知识体系中,采用科学共同体通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具体的问题。这也是他能够跟蔡天新教授对话的原因。

  但很多“民科”则不同。虽然科学青年比文学青年要少很多,但鉴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业余科学青年的绝对数量也不会少,这就是民间科学家群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民科”。

  “民科”虽然对科学有兴趣,但大部分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研究训练,他们的研究往往天马行空,大而无当,缺乏对既有知识体系的尊重。他们的研究目标,往往定位于推翻现有的知识体系,或者解决人类亘古以来悬而未决的难题。从研究手段上,也是特立独行,无法与主流学术对话。他们的研究成果——尽管“民科”声称这些成果对于科学研究乃至于对人类有决定性的意义——事实上却游离于现有的知识体系之外,既无法对学术进步做贡献,也对社会生产生活不能产生积极影响,他们的精力和聪明往往被白白浪费了。而余建春的研究,恰恰是“民科”们可以借鉴的,因为他代表着业余科学研究的正确姿势,“民科”的前途,首先就建立在与主流学术界能够对话的基础上。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