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赴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出席一次学术会议。会后,笔者与一名以色列青年学者闲聊,得知此人的部分巴勒斯坦研究经费是由日本外务省资助的,这顿时引起笔者的兴趣。
通过与该学者交流,笔者了解到,日本外务省长期对中东地区智库、非政府组织进行资助,鼓励其开展对巴以问题等中东热点研究。这段历史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当时新成立的欧佩克组织采取石油禁运措施,引发全球石油危机,高度依赖中东石油进口的日本经济遭遇严重冲击,工业生产力下降了20%以上。
从此,日本便开始对中东地区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进行资助。其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方面通过设立资助项目,获得对中东地区的一线研究成果,加深对此区域形势的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资助项目推动公共外交,提升该地区知识精英和公民组织对日本的好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地区冲突对于日本自身的冲击和影响。
笔者由此启发颇多。曾认为中国开展对外交流,重点在于加强他国对中国的认同和理解。从大批来华留学生,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再到纽约时报广场上的宣传视频,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不错的成效。
然而,这名以色列学者的经历或许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和平发展的中国要实现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和软实力辐射,除努力宣传自身,获得他人理解,还可以通过别人研究别人自己的问题来实现中国软实力的输出。获得他人理解与理解他人本来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只顾吆喝自身幸福,而不去看他人的痛苦,这既会导致对现实的忽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自信心理。
正不断走向世界中心的中国,要重视内外兼修。我们要将对自身伟大建设成就的自信,转化成对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理解与关怀。相关机构除邀请外国人到中国来研究中国,还要选择资助一些外国人在其本国研究自身问题,适当加强对部分国外社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的支持,使其成果为我所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提出,中国对国际体系的主动塑造将日益增强。在这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进程中,我们应有更加外向的心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作者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研究所学者)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