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求职、招聘的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易观智库的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46.1亿元,比去年增长18.8%。预计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增至63.7亿元。与之相伴的是,利用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实施诈骗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今年,有关部门查处的问题招聘网站达200多家。(6月13日《工人日报》)
这边是网络求职、招聘的市场很大,是以亿元为单位,那边却是虚假招聘不断。据了解,2013年至2015年,网民投诉的网络欺诈类型中,网络招聘欺诈占比最高,其中以“面试”或类似理由巧立名目收费的诈骗比例达到74%,平均欺诈金额为372元。不知道有多少求职者上当受骗,恐怕被骗了,更不知道向谁讨还公道。
虚假招聘从何而来?一种是弄个虚假网站,这个缺乏技术含量,很难如意骗倒求职者,另一种是借助大型网站,让求职者以为这不可能会发生虚假招聘,结果却是上当受骗。毫无疑问,日渐猖獗的网络招聘诈骗已严重影响了在线招聘市场的健康发展,失掉的不仅仅是公信力,更是老百姓的信任。无论如何,要对招聘网站的虚假招聘进行严厉打击,绝不能容许他们继续危害公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网络招聘诈骗者往往依托正规大型平台或根据求职者简历进行精准诈骗。对此,似乎束手无策,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招聘网站尚没有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这给监管带来了困难。的确,没有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没有可以依据的,监管起来很有难度。这是不争的事实。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知名招聘网站,在网页醒目位置都设置了防诈骗提醒,告知应聘者若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都属违法行为。但当记者以一些求职者常被骗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时,依然有许多符合条件的职位出现。如此看来,求职者根本很难辨别出信息的真假,上当受骗恐怕是在所难免的。
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具有基本的安全管理义务,对于一些明显违法的信息要采取过滤、删除、屏蔽等必要措施予以处理。但值得注意的是,现有法律法规只赋予网络服务提供者对违法信息的安全管理义务,但这一措施要到什么程度才算尽到义务,却还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
如何打击网络招陋诈骗?首先,招聘网站要承担起审核和监管责任,一旦出现问题,要依法追责;其次,要尽快出台招聘网站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再次,监管部门要尽起到监管责任。虽然有关部门查处的问题招聘网站达200多家,但也从另外的侧面折射出问题招聘网站太多了,可想而知,面对遍地均是陷阱的招聘网站,求职者无论多么小心谨慎,恐怕难免均要上当受骗。
虚假招聘缺的不只“统一的安全管理标准”,更需要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尽心尽责,当然,这需要通过制度和惩罚来督促他们尽责。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