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真的让人“蛋疼”?

2016年06月08日 11:10   来源:东方网   吴应海

  首场语文考试结束后,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题目如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面对这道材料作文题,很快,人们的新鲜感便荡然无存,网上网下,一片哀嚎。分析这些哭爹喊娘的原因,不外乎三种:其一,这一题目就一大堆废话,绕来绕去的,连个文题都没有,让人如何下手?前几年的《绿色生活》、《忧与爱》、《拒绝平庸》多好,题目就是题目,再抓狂大家心中也有个底儿。其二,把“说话的长短”与“个性、创新”搭一块,属于“霸王硬上弓”,这两者有多大关系?想着就让人别扭的话题,怎么下笔?其三,彰显个性并不一定全是好事,创新的另一面也需要传承与守旧,我们怎么能无视这事物的两面性,一味去歌唱“个性与创新”呢?

  真的如此吗?也不见得。命题作文(包括全命题、半命题)题面简洁,题目一目了然,确实容易上手,但给考生施展的空间相对较小;不过,这类题目只要出得好,能很好的防范套作、仿作,所以前几年,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都深爱命题者的亲睐。话题作文给出一个明确的话题,比如“慈善”、“环保”等,这种指名道姓的命题方式,既画定了一个写作范围,又能让考生有更多的发挥,也曾风靡一时。而材料作文,给出一则材料,材料包含多个话题,考生从中把这些话题提取出来,然后选中一个最适命自己的话题写作(这等于将材料作文转化成了话题作文);再根据这个话题,结合立意什么的,寻找写方向,拟出一个具体的题目,最终又转化为一道全命题作文。不难看出,材料作文的写作空间要比命题作文广阔得多。这么看来,说江苏今年的高考材料作文题的坏话,显然是对材料作文的特性不了解。江苏今年这道文题,命题者暗示了两个话题,一是“个性”,二是“创新”,如果考生能抛开干扰,从这两个话题中选一个进行写作,或将二者糅合在一起,应该不是难事。除此之外,这则材料还包括“长与短”、“见仁见智”、“勇气”等隐性话题,胆大的其实也可以写写。今天《现代快报》上的一篇名家下水文,论的就是“长与短”。其实,分析这则材料,多数人都围绕“个性”与“创新”写作,如果你能写一篇作文,剖析这种现象,呈现自己的探究,亮出自己不同的写作话题和角度,这本身就是一种“个性”与“创新”。

  再说第二个问题。创新除了技术层面的创新,思维层面同样存在创新。“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找到别人没有看到的角度,讲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这不是创新是什么?在一片相同声音当中,发出不同声音,亮出不同观点,这不是彰显个性是什么?

  最后说说第三个问题。“个性”确实有好有坏,坏的个性需要摒弃,好的才可提倡。创新也是,并非所有东西都需要创新,有的只要我们默默传承即可。但江苏的作文题并没有要求你一定要从正面去写“个性”与“创新”,人家明明要求的是自选角度。你完全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甚至可以反向立意,为守旧辩护呀。这没什么不可以的。

  虽然说江苏今年高考作文题让人“蛋疼”纯属一种“误痛”,但并不代表着我认可江苏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有多好。这样的作文题或多或少有一些“老学究”的味道。如果让我出题,我就会围绕钓鱼岛问题,让考生写一写中日要不要开战;就会围绕今年“麦贱伤农”问题,让考生发表点感想;就会围绕贪官层出不穷现象,让考生提提建议……可惜我不是命题者。而那些出题者或贵为专家学者,或在重点名校执教,虽算不上达官贵人,但也高高在上,属于体制内的人,他们一般看不见人间烟火,即便看到,也不敢“乱”出题目,即便斗胆“乱”出题目,最后也100%通过不了审核。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