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连续评论了高考作文题,呼吁高考作文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要与学生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要与提高学生说理水平紧密结合。今年终于见到了这样几个好的作文题,心甚喜之。
今年高考作文题,我认同并喜欢三个:
一是全国卷二“语文素养”。考题要求学生从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针对课内有效学习、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阐述自己觉得哪种途径更好。喜欢的原因是,这个题目紧扣学生语文生活实际,而且针对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很有现实意义。据我了解,不少学生从一年级到高三,学语文所占时间最多,却不怎么喜欢上这门课。什么原因呢?我建议,试卷答题将来解密后,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对相关考生的习作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这对改进我国语文教育,也许会有所帮助呐。
二是北京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这个作文题要求学生从陕北老腔的魅力说开去,既有文化含量,又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作家陈忠实刚刚去世之际,又有着一层很醇厚的文学味道。
三是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上海的作文题一如既往沿着思辨的方向引导学生,今年在思辨的基础上又多了一层与现实的黏合。从题目可以看出,出题者对当代社会,特别是网络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状是有所了解的,而且非常想听一听学生们对这种现象持何种看法。应当说,当下对人对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挺普遍的,但实事求是地说,有分析、有见地、客观理性的不多,污言秽语的更是不值得一提。从这个角度说,上海的题目的确比往年又深了一层:既强调思考又关注现实,好!
这三个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用议论文的文体进行说理。对于当下的高中生乃至许多成年人来说,进行说理的教育和说理方法的学习,是一件亟待强化的事情。君不见,网络上不高兴就张口骂的现象有多么严重;不会说理、不会论证、不会说服别人的现象又多么普遍。有鉴于此,对高中生进行议论说理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提高当下人的文化素养,从提高说理水平,从提高高中生说理水平开始,是正确的。
关于语文课的教学,还想多说几句。我觉得最大问题的是,语文课上老师讲的多,让学生练得少;老师讲的废话多,学生知道的内容少;老师为考试而设计的内容多,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内容少。所以,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换句话说,提高语文课堂上教与学的有效性,尤为紧迫。
比如,我们在学《乡愁》时老师用大量的时间去讲母爱,可令人不解的问题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比“一方矮矮的坟墓”的愁还愁,为什么?再如,学《出师表》时特别想知道,最后一句话“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有什么背景?为什么临别对皇帝还有这样浓烈的情感?还有,学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为什么“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类似的问题有很多,学生想知道的不讲,已经明白的却絮絮叨叨,这怎能提升学生的水平呢?还有,语文课本上明明有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我们这批学生从一年级到高三基本上没有上过口语交际课。问老师为什么,老师说这不是考试内容。
记得有一次,老师破天荒给我们安排了一堂口语交际课,主要是为了让外边来学校参观的听课老师听,请来了上海一所大学的老师授课。哇,好新鲜哦!从口语交际的语气、语调、神态,到交际时如何倾听对方说话,我们感觉特别有收获。这样的语文课,为什么不能多一点呢?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想念这位老师上的口语交际课,希望上更多这样的语文课。
我也知道老师有苦处,考试的内容还教不过来呢;我也知道,管考试的人也有苦处,如口语交际这样的课怎么考呢?但不管怎么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应该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个能力可以在学校、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有效的学习来实现。
因此,呼吁社会各界真正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既让老师知道教什么,又能告诉他们怎么教,进而让学生从中受益,切实提高语文水平。
(作者为语文出版社社长)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