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成价格欺诈“老油条”根在罚款低

2016年06月06日 07:14   来源:光明网   何勇海

  北京市发改委官网日前披露了京东从去年4月23日至11月29日间的89条价格违法记录,其中有两条正是分别于去年的“6·18”与“双11”大促节当天发生的,京东商城因为价格虚标或易使人误解,被市发改委罚款50万元。(6月4日 《北京青年报》)

  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说白了就是价格欺诈。京东在接受采访时声称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因为原价标注错误、折扣计算不准确,给消费者造成了误解,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虚假降价、谎称降价,实际上没有降价,降价后的价格甚至比未降价之前还要高,这都是京东以及其他部分商家惯用的伎俩。在商言商、在商精于商的电商企业,难道连原价都不能标注正确、折扣都不能计算准确吗?

  事实上,京东早就是涉嫌价格欺诈的不厚道、不诚实的“老油条”。6月3日有媒体援引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的统计数据报道称,2014年10月至今,京东因虚假宣传、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等原因,被行政处罚百余次,并曾被处以149万余元的罚款。就在今年1月8日,京东就因虚假宣传连获3张罚单,被罚3万多元。仅过五个多月,其再吃罚单。不由得让人想问:京东凭啥屡次挑战监管?一个又一个罚单为何罚不住京东的任性?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京东恐怕丧失了诚信经商这个根本,妄图以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在激烈的商战中立足,而且谋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其实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使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当资本疯狂追逐利润,而做出践踏市场规则、法律法规的举动时,对其予以罚款等处罚显然是众望所归。不过若处罚太轻,便难以遏制其违规违法行为。一个又一个罚单罚不住京东的价格欺诈,原因恐怕正在于此。据报道,除这次50万元罚款外,近三年京东被处罚的金额最少一次为3000元,最多一次罚款加罚没也仅36万元。这相对于京东庞大的净收入(2015年为人民币1813亿元)来说,无异于“九牛一毛”。

  高举轻放的处罚,必然导致违法成本远低于守法成本,在激烈的价格战之下,电商屡次挑战监管,走上价格欺诈之路,也就不可避免。有舆论曾指出,像京东这类屡犯屡罚、屡罚屡犯、边罚边犯者,其缴纳的罚款反而不像罚款,更像是将欺诈进行到底的“保护费”。若它们在法制健全、市场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定会受到巨额惩罚,甚至被罚得倾家荡产。我们对待此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难道不该用高额罚款来伺候吗?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