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首任市长响应“复名徽州”:是时候改回来了。5月28日,为黄山复名徽州疾呼18年的著名作家李辉举行“为何呼吁恢复徽州地名——文化传承与今天的我们”主题讲座。李辉表示,相比千年徽州,30年的黄山不过一瞬,主政者要有勇气将徽州重新恢复,才是对历史、对文化的真正珍爱与敬重。“当年徽州改黄山有一定合理性,也符合当年实际需要。”作为黄山市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年逾七旬的黄山市首任市长崔之康现场讲述了黄山市成立缘由,并响应李辉:“考虑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现在是改回来的时候了。”(5月30日人民网)
据称,当年徽州改名黄山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被视为强化黄山旅游品牌,发展安徽旅游,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不过,近30年来,有关恢复徽州地名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其理由是“为了文化的正本清源”。改名很合理、复名很必要,两者貌似都很有道理。那么,到底是该维持现状,还是再恢复原名呢?一时半会儿恐怕难有结论。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围绕着一个地名,引发了不少争议,甚至不可避免地为此付出了一定的社会资源。
当年改名时,重点考虑的是经济发展,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传承的问题;现在复名,给出的理由是为了文化。这不由得令人心生疑问:难道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之间必须做出取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做出一些决策(特别是改地名这样的大事)时,是不是需要考虑更周全一点,组织专家和专业机构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
改地名是有成本的。有媒体曾经非常形象地说:城市更名绝不是网友换个“马甲”那样简单,它牵涉到很多环节的连锁反应,因为一个城市的名称,涉及社会各界和国计民生方方面面。这是城市更名广受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分析说,一个15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更名后,仅办理二代身份证就需要花费2000万元。如果再加上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名称的变更、各种标牌标记的变更等方方面面,城市改名的成本是极其昂贵的。难免会有一部分成本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所谓“复名”,其本质也是一次改名。徽州改名黄山,已经“折腾”了一次。现在如果再“复名徽州”,等于又要重新“折腾”一次,真的有必要吗?如果复名之后,又有人提出异议怎么办?已经引发过一场持续30年的争议了,千万不要再草率从事、重蹈覆辙。改名毕竟不是一件小事,涉及很多具体的问题,是否需要改、是否可以“复”,还须谨慎论证,切忌拍脑袋决策。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