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七成网民支持黄山恢复历史地名徽州

2016年04月21日 07:55   来源:红网   

  4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的题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一文引起强烈反响。文中提到:“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像‘徽州’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毕竟,没有‘徽’,哪来‘安徽’?”随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起网络投票“黄山市恢复老名字徽州,你支持吗?”截至投票结束,参与投票的14973人中,71.4%的网友选择了“我要老地名,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表示支持。4月14日,黄山市民政局局长朱学军就此接受人民网安徽频道采访时称,更改市级名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作为民政部门,将深入调研,尽早提出建议。

  黄山恢复历史地名徽州,你赞同吗?

  黄山恢复历史地名徽州,你赞同吗?红辣椒评论作者互动平台——时评人家论坛 设置“时论锋会”辩论帖 ,红辣椒评论作者及广大网民纷纷发表观点。感谢各位作者及广大网友的支持与热情参与。经红辣椒评论编辑整理,主要观点如下:

  正方:“徽州”这两个字所承载的,是一种独特地域文化,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对文化的传承和认同是对文化根脉的一种敬畏,而地名就是文化传承和认同的标识。因此,应该改回徽州。

  李兆清:“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多美的诗句。徽州,在历史上有过非常深的影响。徽州与黄山,很显然徽州的历史人文底蕴要比黄山来得深厚。尽管现在有徽州区,但并不能显示出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将黄山市改名为徽州市,能够体现对于徽州的重视程度。其实,安徽本身就是各取安庆与徽州的第一个字组成的。既然安庆是地级市,徽州为什么不可以成为地级市呢?让人魂牵梦萦的徽州,充满浪漫想象的徽州,应该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

  反方:改名太兴师动众,跟地名涉及的一系列相关内容都需要更改,因此没有必要,文化传承不止在地名,没必要太在意形式。

  宾语的廉政空间:现在的黄山市与古徽州早就不是一个概念了,古徽州最重要的一个构成绩溪县早就划归宣城市了,再之前的婺源则划给了江西。徽州早已不是那个徽州,黄山却还是那个黄山,再改回去才是吃饱了撑的。

  子岚:没必要折腾,多少年来一些领导就把心思放在这上面,花架子表面文章。

  水洪波:恢复历史地名要少点功利心,不能把文化传承寄托于一个地名上。如果是希望建设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把地缘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过大知名度与全国各地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此投资兴业,其中的功利性目的不言而喻。这不禁让人担心,在将来的某天,会不会因为其他目的,又恢复回来,地名被再次更改呢?

  罗立志: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何必折腾!如果说要刻意传承古代文化,将地名都翻过来,回到过去地名,也是盲目的继承,作用不大。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复名徽州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敬重    2016年06月01日
  • ·“复名徽州”不能再草率从事    2016年06月01日
  • ·徽州复名 伤财劳民(图)    2016年06月01日
  • ·黄山还是徽州,何处寄乡愁    2016年04月1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