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为什么村里离婚像赶集?

2016年05月23日 07:46   来源:钱江晚报   七贤

  520,一个网上网下秀恩爱的日子,昆明市官渡区秧草凹村出现三百年不遇的奇观,村民成群结队前往婚姻登记处,突击办离婚。是真离还是假离,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反正就为了那本暗红的离婚证。

  婚姻登记处,年过八旬的老夫妻拿着离婚证唠叨:丢人,太丢人。三十出头的媳妇发牢骚:今天回家,愿意在一处就在一处,不愿在一处就各走各的。不像上个世纪为了搭上货币分房的末班车,灵机一动的城市白领甚至公务员遮遮掩掩假离婚,这村的离婚潮是光明正大动真格的,促发这股离婚潮的起因,是当地政府的一个征地拆迁政策。当地圈入产业园开发建设,村民必须在四十五天内签好协议走人,而拆迁安置的补偿原则是一户一宅。就是说,按户头补偿。这个政策让离婚成了全村头等大事,各家各户要么在办离婚,要么准备办离婚。

  实在不能怪村民们世风日下、人心浇漓。很多时候人性都经不起考验,别说婚姻。农村老夫老妻可能背不出执子之手与汝偕老之类的浪漫诗句,不会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之类的老歌,但相守相望没病没灾白头到老,还是所有人的念想,而这份念想在这份奇葩的拆迁公告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村民说,离婚不是小事,也不算光彩,但拆迁补偿款本来就低,还按户头补偿,六个人算一户,两个人也算一户,逼得大家搞起游击战,化整为零声东击西,争取损失最小化权益最大化,这点和当地政府想到一块了。拆迁安置,通常按原有房屋面积补偿,偶尔也有按人头的。按户头是当地独辟蹊径,他们肯定经过深思熟虑。全村一千来号人,按原来的户头最多也就三百来套,按面积的话,房屋有大小,套数有多寡,一合计肯定成本更高。

  征地拆迁从来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谈判。比起挖掘机大铲车开路、鬼子进村一样搞得家破人亡的强迁,秧草凹村的这场拆迁属于智取,但当地政府忽略了,你兵来将挡,他水来土淹,生意嘛,本来就是讨价还价,一个漫天要价,一个坐地还钱,虚虚实实,短兵相接,最后各让几步皆大欢喜。秧草凹村的这个拆迁补偿政策显然不是双方协商的结果,别说村民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了300年的这片土地,有利益诉求本来就合情合法,这些年落马的贪官里,为了说不出口、见不得人的私欲,假文凭、假年龄、假履历应有尽有,还有女贪官除了性别,其他全是假的呢。

  导致村民离婚如赶集的背后推手,说穿了还是当地政府与民争利思维,而官民争利别说和现代治国理政的理念格格不入,就是在一两千年前都是不合时宜的,历史上的历次变法与改革,赋税徭役兵役不管以人头还是户头来征收,都会小心翼翼地回避与民争利这个敏感话题。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就是说他与民争利。官与民争利是不对等的比赛,你既是运动员,又自告奋勇担当裁判员和比赛监督,当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秧草凹村村民突击离婚,也是怎么都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拆迁通告里有规定,办理了离婚手续的村民,在当地派出所不能办理分户,这意味着村民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劳。不知这个规定是早已有之的约法三章,还是急就章的补充条款?但不管如何,这出戏怎么收场都是个麻烦,除了当地政府的形象,还有一大堆的现实民生问题。假离婚的可以破境重圆,有些假戏真做的就欲哭无泪了,就像影视剧里的镜头——小情侣站在悬崖边蒙上眼约好一起往下跳,一二三,一个跳了,另一个没跳。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