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离婚限号”,浦东其实“躺枪”了

2016年03月23日 07:11   来源:京华时报   王石川

  一来可保证服务质量,二来能保障正常的工作秩序,何错之有?不设置一定名额,让当事人扑空,办理手续又浮皮潦草,才是对当事人不负责。

  离婚登记工作时间每天受理50个号、上午下午各25个……日前,一则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婚登中心出具的告示引发热议。离婚也要限号?不少网友愤愤不平,认为这是“神经病规定,拍脑袋政策”,甚至呼吁“干脆彻底取缔离婚办事处好了”。

  婚姻自由是我国婚姻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既包括结婚自由,也包括离婚自由。因此,尊重公民的婚姻自由,就不应该限号,再有理由也不能伤害公民的合法权利。

  但是,浦东新区婚登中心真的是限号吗?去年12月,民政部印发新修订的《婚姻登记工作规范》。新规范规定,婚姻登记员受理离婚登记申请,应当分开询问当事人的离婚意愿,以及对离婚协议内容的意愿,并进行笔录,笔录当事人阅后签名。如此来看,新规增加的程序无疑会增加办理离婚手续的时间,导致接待量下降,设定名额更可能是短期内工作现实的需要。

  要看到,这样做并非不让公民离婚,而是更便民。一来可保证服务质量,二来能保障正常的工作秩序,何错之有?不设置一定名额,让当事人扑空,办理手续又浮皮潦草,才是对当事人不负责。

  当然,仅仅限号还不够,应对新规定,浦东新区婚登中心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推出离婚预约制,减少等待时间;二是增加工作人员,尽量满足当事人所需。

  此外,面对“限号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的质疑,我们也该探讨一个现实问题——如何看待劝和不劝离?“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自古以来就被不少人奉为圭臬,甚至被视为一件积德事。一些婚登工作人员还因劝人不离婚获得了表彰。比如,武汉市一登记员曾获最美“红娘”金奖,原因是多年来,她以“打印机坏了”“网络故障”等借口,使500多对夫妇在离婚申请被迟滞后自主取消申请。诚然,有些夫妻嚷嚷离婚只是冲动,工作人员多劝解多撮合,确有必要。新规范增加分开询问笔录程序,想必也有这个目的。

  其实,很多国家都在离婚程序中设计了冷静期或等候期制度。比如,加拿大法律规定,婚姻破裂而且分居达一年者,才准许办理离婚手续,除非已有既成的通奸或虐待证据。于此而言,如果工作人员发现申请离婚的人,并未到非离不可的地步,分开询问时花点时间尽力调解,又有何

  不可?

  至于有人说上海办理离婚手续的市民增多,可能与2月份颁布的上海房产新政有关,则是另一个话题了。总体来说,浦东新区离婚限号并非不近人情,也不是懒政,相反,能让人看出其中的善意。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离婚成“法宝”折射什么?    2016年06月30日
  • ·520,为什么村里离婚像赶集?    2016年05月23日
  • ·保证离婚(图)    2015年11月27日
  • ·为何非要渲染“自杀很舒服”?    2015年09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