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2016年05月18日 07:3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今年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开局良好,农业景气保持平稳运行,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延续2013年以来的窄幅波动走势,农业经济预警指数继续在显示农业经济运行平稳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农业的平稳运行为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环境。不过,农业的持续增长与结构优化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粮食产量连续12年丰收,农业经济增速换挡压力加大。一方面,农业经济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从农产品品种结构来看,过剩与不足问题并存,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而大豆供求缺口逐年扩大;棉花、油料、糖料等受资源约束和国际市场冲击,进口大幅增加,生产出现下滑;优质饲草短缺,进口逐年增加。此外,农业投资效率一直不高。近些年农业投资保持在20%以上的高增长,而农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仅在4%左右,农业投资与农业产出的增长速度差距较大,一定程度表明农业投资效率不高。

  我们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农业发展领域坚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确保粮食供应安全的基础上,顺应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适度进行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产业。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相比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来说,绿植花卉、蔬菜水果等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更具有比较优势,这也是我国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

  第二,加大生态农业发展力度,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农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增加有机肥使用量,适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建立耕地轮作制度,实现用地养地结合,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完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我国食品安全生产体系。

  第三,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完善创新环境,推动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要强化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和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提升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科技水平,提升单位土地的产值,降低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污染。推进机制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第四,加大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高度融合。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特色发展差异化的服务项目;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完善相关的服务配套措施,提高农业旅游的综合承载能力;要特别重视文化元素的注入,将农业与农产品知识与农业生产、观光、体验深度结合,增加趣味性、生动性、文化性,形成一批集农业生产、农业教育、旅游观光、养生休闲、农居生活体验为一体的高效发展模式。

  第五,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一是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规模化程度,降低农业用工成本;二是推广节能技术,降低农业用水、用能等费用;三是保证高效优质农业生产资料比如化肥、农药、种子的供应,对农户给予适度政策补贴,降低生产资料成本;四是加大农业产业融合力度,尤其是与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商业、信息业的融合,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交易成本以及信息成本。(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潘建成)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