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版兵马俑无关亵渎中国文化

2016年05月17日 10:07   来源:东方网   王羡古

  我们经常说,中国已然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但国民中却有许多人不具备大国国民应有的心态。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内心异常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上纲上线,动辄就拿“民族情感被伤害”的帽子出来乱扣。近日,“泰迪版兵马俑”亮相无锡某展馆,就又触动了一些人敏感的神经,痛批其“恶搞”中国标志性文物,是对中华文化的亵渎……

  没错,这次展览上,主办方的确把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复制模型还上了萌萌的泰迪熊的脑袋,但因此就定性其为“恶搞”合适吗?换个角度来说,是否也可以解释为在向中华历史和文化“致敬”?是否也可以说是在推进中西文化、流行元素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兵马俑顶个泰迪熊的脑袋,不会让大秦帝国的历史褪色,也不会给中国历史文化抹黑。说不定反而让不少泰迪熊发烧友因而对兵马俑更感兴趣了,这岂不是好事一件?

  传统文化应该尊重,但这种尊重不意味着一丁点也不允许改变,必须一切都要按照几千年前的原汁原味来照搬,那不是成了教条主义?君不见西方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对经典的莎士比亚戏剧、北欧神话、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也都有各种各样的解构?难道那是对他们传统文化的“亵渎”吗?如《博物馆奇妙夜》之类的电影中,更是让无数西方珍贵文物变得“呆萌”,难道这是对西方传统艺术的“玷污”?要知道,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无论怎样与时俱进和被重新包装,其内在核心的魅力都不会被衰减,世上本来就不存在不容半点改变的传统经典。

  事实上,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通中,类似的成功例子也并不罕见。比如迪斯尼的《花木兰》动画片,就让中国传统的木兰从军的故事在西方得到了广泛传播。你会因为片中的花木兰跟中国传统戏剧中的花木兰形象不统一而情感上受到“伤害”吗?你会因为其中掺杂了许多西方元素和幽默桥段而觉得不适吗?只要不是恶意地丑化中国,只要不是胡乱解读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以开放地心态看待这种“融合”和“交流”。否则谈什么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谈什么文化复兴?谈什么中国智慧影响全球?谈什么中国经典扬威海外?精神上的闭关锁国更加可怕!

  所以说,对于兵马俑长个熊脑袋,大家实在无须做出一副如丧考妣的悲痛模样。我们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风霜雪雨的考验,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而不曾变色。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也应该有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地让中华传统文化和经典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披上“时尚”和“流行”的外衣,进而焕发更加多样化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