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朋友圈被医务工作人员的黑丝带头像刷屏,陈仲伟医生最后还是走了,人们通过这种形式来悼念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陈医生。据多位医生证实,肇事者自称25年前曾被陈仲伟“弄坏了牙”,砍人后即跳楼自杀,肇事者有精神病史记录。
此次事件一出,引起了广泛舆论关注。有关“医患关系”、“制度监管”的讨论再度掀起热潮,在当前医患格局下,任何一起暴力伤医事件都将触碰到医务群体安全的痛点。反观这起事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肇事者本身的精神病史记录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不仅仅是暴力伤医,由于监管的缺失,精神病患者暴力伤人案件呈上升趋势。精神病患者伤人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造成的恶性社会影响,是社会之痛,也是监管之痛。2015年10月,国家卫计委统计我国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29.7万例,如何有效监管患者群体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在法律层面,部分精神病患者无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其监护人及相关单位应当承担看管责任,并且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我们不能够对患者本身苛求过多,但患者的监护人及相关单位若能尽到监护职责,对其严加看管或进行治疗,或许能够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
目前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监管,存在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对于患者的监管,主要依靠家庭系统来维持,而家庭方面缺乏监管条件及能力,不利于患者状态改善。从治疗的角度来说,防治经费投入不足、对贫困患者救助不足,治疗的高额费用以及治疗的长期性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丧失信心。
社会层面则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患者流落社会。基层精神医疗卫生机构极度缺乏,相关医护人员的不足,严重制约精神病患者的救治、救助、管护工作。同时社区服务的不完善,以及公众对于患者群体的态度以及知晓率存在误区,部分患者家属隐瞒病情,造成信息缺失和监管不力。
精神病患者的看护是一项社会工程,对于监护人来说应当让他们更加重视监护责任,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家庭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但仅仅依靠家庭的力量是不足够的,患者的监护需要家庭、社会、医疗等社会资源配合建立起完善的救助体系。监管制度的完善、救助资金的投入、医疗配备的加强、社会的关怀与帮扶……如何有效监管精神病患者,更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稳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