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以法律捍卫劳动者合法权益

2016年04月29日 13:14   来源:南方日报   施经

  4月28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批依法惩治恶意欠薪典型案例。

  “恶意欠薪”在法律上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指的是欠薪者“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它强调欠薪者具有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2011年5月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明确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入刑”。广东省各级法院始终以“高压”态势依法打击恶意欠薪犯罪,特别是在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后,全省各级法院与公安、检察机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立重大案件联合挂牌督办制度,完善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衔接,全省各地人社部门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数量明显增加。2015年我省共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刑事一审案件128件170人,今年第一季度,全省法院共审结此类案件29件32人。

  不过,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反映,全国范围内,被拖欠工资的劳动者比重及人均被拖欠工资数额均有所上升。2015年被拖欠工资的劳动者比重较去年提高0.2%;2015年被拖欠工资的工人人均被拖欠数额达到9788元,较上一年增长0.7%。反观我省,也能发现类似迹象。首先,以2013年为拐点,案件数量明显上升,涉案行业领域不断扩大。特别是发生在乡镇小作坊、小工厂的案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次,传统建筑工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成为案件集中区。最后,还出现了个别“涉案金额大,被害人数多”的案件,这些案件涉案金额少则几万元、多则几百万元,受害者均在50人以上,影响极为恶劣。恶意欠薪行为严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发布典型案例,既能让基层法院按图索骥地打击犯罪,又能让劳动者防患于未然,及时、必要。

  省高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极富针对性,在5宗案例中,法院根据欠薪者的不同表现而作出或宽或严的判决。如中山市宋某在欠薪人数多达134人的情况下畏罪潜逃,基于其主观恶意和社会危害程度,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罚金5万元,不适用缓刑。而在李某、赵某、董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例中,欠薪人数及涉案金额都极为惊人,但案发后3名被告人主动自首并筹款还清工人工资,认罪态度真诚,所以依法从轻处罚。两起相似的事件,由于当事人面对罪行的态度不同,而获至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律“以人为本”“治病救人”的本质特征,也体现了我省各级法院“突出打击重点,坚持宽严相济”的办案风格。“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相信典型案例的发布,将对故意违法欠薪的企业或个人起到震慑效果,引导其走上遵法、守法、护法的道路,自觉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习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守职业良知、执法为民,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我省部分基层法院为保障劳动者权益,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优先办理、快调快审、快速结案、优先执行,并完善犯罪信息共享机制,此次发布典型案例亦属便民、利民的有益实践。劳动者要积极学法、钻研典型案例,在面对侵权行为时,不忍气吞声、不息事宁人,勇于以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