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精准扶贫”等概念和政策的推出,“精准”一词这两年使用频率大幅提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前不久,笔者听闻西部某省提出要“精准造林”。初闻此事,感觉有炒作概念之嫌,但经过一番深入了解,笔者深为“精准造林”叫好。
全民植树造林,是数十年来保护生态的重要抓手。经过不懈努力,植树造林成绩斐然,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应该看到,一些地方存在“运动式”造林,种得多、管得少,有些地方甚至只种不管,树木的成活率不高。这固然与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严酷气候有关,但更与一些人的粗放干事习惯有关。“精准造林”则要求什么地方适合种什么树、一个人管多少棵树、每一棵树浇多少水都有精确规定,有专人负责,成活率自然大幅度提高。
粗放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造成低效和浪费。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与东部相比,西部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对粗放,并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就是“不精细”和“差不多”现象突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日趋紧密的当下,粗放成为竞争与合作的巨大障碍。因为管理粗放,落后产能、高耗能产业、环境污染成为一些地方挥之不去的梦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成为苦苦期盼。
可喜的是,经济发展和交流合作带来理念更新,一些地方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正在努力改变,精准意识有所增强。以水资源利用为例,过去西北农田基本以大水漫灌为主,导致本就缺水的地方浪费严重。近年来则用高效节水的滴灌等取而代之,一些现代农业基地还采用了电脑控水施肥,实现了高度精准化,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粗放有害,精准有益。种树是这样,干事创业也是这样。我们应把精准养成一种习惯,不但要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还要在更多领域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精准、更加有效。(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拓兆兵)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