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向更可持续发展迈出决定性一步

2015年04月10日 09:19   来源:人民日报   史蒂芬·罗奇

  目前,世界经济仍然低迷,中国也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的10%左右降低到7%左右,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保持这样的增长率。这绝不应该被解读为中国经济的弱点。应当看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正更多依靠消费和服务业驱动——这是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特征——中国正向更加可持续发展阶段迈出决定性一步。

  中高速增长背景下,处理好就业问题是一个严峻考验。中国仍有45%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每年有2000万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可喜的是,服务业是目前中国增速最快的劳动部门,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增长超过预期,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国经济进入下一个增长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选择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无疑是正确的。如果中国经济不进行“壮士断腕”式的调整,未来几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几率就将大大增加。世界上能有远见与决心改变旧有增长模式的国家为数不多,中国是其中之一。我个人看来,中国经济改革勇闯“深水区”,实际上也是针对满足于亮丽经济增长数据的“常态”思维开药方的过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心谋划,未雨绸缪。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政府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当前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的大背景下,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明智的,因为在国际市场需求萎靡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盲目转向将得不偿失。

  对世界而言,中国经济新常态意味着机遇。如果到2025年,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48%提高到56%,那将是12万亿美元的规模——这还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届时服务业的比重可能更高。中国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开放,能为世界提供一个4万亿到6万亿美元的大市场,最近互联网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就是明证。

  同那些面临结构改革难题、力图避免陷入日本式“经济停滞”的发达经济体相比较,中国更是显得动力十足。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的经济新常态,其外溢效应都是非常积极的,如同为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心剂。抓住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机会,世界将获益良多。但若任由机会流失,则对各国而言都将是历史性的悲剧。

  (作者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可持续发展议程需要政治抉择    2016年03月17日
  • ·在新常态下引领可持续发展    2016年03月02日
  • ·中英关系如何可持续发展    2015年10月26日
  • ·可持续发展让中国更自信    2015年02月0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