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吸毒检测”应为招录公职人员体检项目

2016年04月20日 11:18   来源:荆楚网   易楚钧

  国家禁毒办在近日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公务员吸毒问题防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近年来,各地公务员染毒问题呈现案件数量上升、人员遍及各地、涉及部门广泛、滥用种类以合成毒品为主等特点,主要原因是毒品预防教育存在缺失、个人丧失底线、组织和领导教育监督不力、打击处理力度没有震慑作用。通知要求,毒品滥用问题严重的地方,将吸毒检测项目纳入部分地区和特殊职位的公务员招录体检范围,新招录公务员身份信息要与全国禁毒信息系统进行碰撞比对。(4月20日《京华时报》)

  正是上述所称,近年来,公务员队伍中的吸毒现象呈上升趋势,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吸毒成瘾、结伙吸毒、以贪养毒,吸毒州长、吸毒市长案例在社会和公众中造成极为恶劣影响。2014年云南德宏州有41名党员、公职人员因吸毒受到党纪、政纪和依法处理;2015年,湖南浏阳市共查处吸毒涉毒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37名,衡阳也查处了39名吸毒的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而这,用小巫见大巫来加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公务人员中没有被发现或没有被查处的“瘾君子”依然大有人在。

  公务员队伍中出现吸毒问题,首先与管理教育有关。在公务员队伍的管理中,重视的一般是党纪政纪,就是当下上级什么抓得严就教育什么、管什么,如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八项规定”、“四风”、“三严三实”等等所谓“8小时之内”的情况。而公务人员的吸毒行为往往发生在“8小时之外”,几乎成了管理教育空白,一些公务人员“8小时之外”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干净,与社会上的“问题人员”混在一起,“近墨者黑”,当然也不排除有的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拉下水。

  其次是在处理上不够严格。一些地方在查处公务人员吸毒时,往往往开一面,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考虑到公务人员一旦被处理,就会面临“双开”的结局。而有的单位明知“自己人”有吸毒行为,也不提醒,更不处理,怕影响单位形象或相关“目标考核”。而这,无意于是放纵了少数公务人员的吸毒行为。

  这次国家禁毒办的《通知》要求“毒品滥用问题严重的地方,将吸毒检测项目纳入部分地区和特殊职位的公务员招录体检范围”,这对于防止社会上的吸毒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是一项重要举措。从云南、湖南等省近年发生的众多公职人员涉毒情况看,这项政策要扩大到各级所有的公职人员(包括公务员、事业人员)招录中来,因为当下的公职人员招录的对象围范不断扩大,很多岗位是面向全国性招录的;另外,公务员队伍无论是“特殊职位”还是一般职位,都有个形象问题,都有个遵纪守法问题,吸毒不仅是形象问题,更是违纪违法问题,这样的人,无论如何是不能进入公职人员队伍中来的——不管理“特殊职位”还是一般职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好公职人员的招录“入口关”,对于建设良好的公职人员队伍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公职人员吹牛有何不可?    2016年04月22日
  • ·公职人员不该享有超国民待遇    2016年02月22日
  • ·公职人员跳槽宜市场调节    2016年01月1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