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鄙视别国并不能让我们更强大

2016年04月20日 07: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刘婵

  我们需要警醒自身保持理性和冷静:进步是自己的事,对任何一个国家的负面情绪,都不可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

  事情不妨从4年前说起。那时我高二,成绩数一数二,平时沉默寡言,爱好是读书,偶像是杨绛。我按照好学生的样子中规中矩地活了17年。突然有一天,我成了一个韩国偶像团体的粉丝。

  这对17岁的我来说,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我周围没有一个人喜欢韩国偶像。我偶尔推荐这个韩国偶像团体的歌,都会招致直白的嘲笑。可怕的是,压力同时来自于我自己,同周围人一样,提到韩国偶像,我只能想到负面词汇:非主流、“脑残”。整个高三,我都不敢把我的粉丝经历分享给朋友,更耻于向家长提及。即使这个团体让我熬过一张张充满挫败感的理综卷子,我依然因自己是它的粉丝而自卑——我不想成为一个不爱国的肤浅“脑残”。

  这边韩剧轮轮热播,那边就要嘲讽韩剧有三宝:车祸、癌症、治不好。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以来,“韩国声称是××起源”的假新闻层出不穷,针对韩国的造谣也仿佛不需要成本。2008年,韩星沈昌珉被造谣殴打孕妇,引发“1128圣战”,参与者血洗韩星贴吧,指责粉丝“脑残”。时至今日,韩国综艺和韩国综艺人几乎攻下所有中国小屏幕,狭隘民族主义依旧要借《太阳的后裔》发作:男主角宋仲基所在的部队经“考据”为朝鲜战争时期被我军歼灭的白虎团。

  很快有人指出,此白虎团非彼白虎团,但这不影响大家转发时的热情,其中的潜在逻辑同2008年时毫无区别:把对方踩在脚下,自己便高高在上。

  自1998年韩国金大中政府提出文化立国,到韩国政府提出2020年把韩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强国,韩国没有停止过文化立国的努力。当源源不断的文化产品输入中国,狭隘民族主义的神经就被刺痛。这种夸张的鄙视在近十年来习惯成自然,实际不过是发于自卑的傲慢、出于无知的“正义”。

  由狭隘民族主义出发,又得到狭隘民族主义的响应,可惜只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要打败“太阳的后裔”宋仲基,需要的是“李云龙”这样深受观众喜爱的正能量国产片形象,而不是冷嘲热讽的段子手。今日靠编织段子来满足民族主义的渴求,下次新题材的境外电视剧爆红时,又要派哪些英雄上场?

  当问题被掩盖于简单粗暴的情绪,17岁的我只能在同学面前欲语还休。狭隘民族主义泛滥用对他者的愤恨、鄙视来掩盖问题。更可怕的是,如果我不是一个韩国偶像团体的粉丝,也许直到现在,我都意识不到,我和我的同学是被狭隘民族主义裹挟。我们需要警醒自身保持理性和冷静:进步是自己的事,对任何一个国家的负面情绪,都不可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