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在韩国,与之竞赛而不竞争

2016年01月11日 10:03   来源:中国网   郑继永

  近些年来,韩国与中国经济的契合度越来越高,中国经济的风吹草动都会在韩国引发巨大波澜。“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宏伟,与之配套的AIIB、丝路基金等也相继启动,对于就业率和经济增长处于迟滞状态的韩国而言,当然十分关注。然而,“一带一路”倡议最开始并未规划朝鲜半岛,韩国也因此通过民间、学界和政界人士来询问“一带一路”的相关事项。韩国总体上对“一带一路”持肯定、积极的态度。

  “一带一路”中韩国的作用

  韩国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带路的地缘连接点和结合点。从地理上看,一带与一路的起点与依托都是朝鲜半岛,西向、北向出发的一带与西南指向的一路交汇于朝鲜半岛,形成了一个完整且闭合的环。如此以来,地理上将朝鲜半岛纳入“一带一路”就形成了顺畅的回路,资金、技术、服务、贸易、物流的流通更为平滑。

  第二、作为“一带一路”的中转与集散枢纽。地缘上的有利位置决定了朝鲜半岛不仅仅是海洋势力进入大陆的跳板,也可以作为走向海洋的前哨与中转集散枢纽。“一带一路”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不是单向的输出或输入,也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有更多地区参与的大合唱。在与其它经济体的对接中,朝鲜半岛可以北上连接北美和俄罗斯远东及北极海道,直抵北欧、北美;东进则可将日本纳入“一带一路”。盘活一子,满盘皆活,朝鲜半岛发挥的中转与集散作用非常重要。

  第三、作为中国推行带路倡议的样本与典范。韩国作为典型的陆海桥梁国家,有助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展开。韩国与中国经济上交往密切,人文上互动频繁,贸易上互补性强,然而在政治、安全上韩国与美国更为接近,与其它周边国家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与共性。在将之纳入“一带一路”构想中时有着典型的样本特征。

  第四、作为中国带路倡议的共助点与发力点。韩国在经济、技术、资金、服务等多个方面有先发优势,也有着与西方国家多年磨合的经验。如果韩国能够加入“一带一路”的大合唱中,无疑是对中国的极大助益,对于AIIB、丝路基金,以及产能输出上有利于中国。

  第五、解决韩国与朝鲜的孤岛效应。受地缘政治的影响,朝鲜半岛被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岛屿”。军事分界线的隔绝使韩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岛屿国家,而朝鲜虽然与中国接壤,也因国际制裁等环境因素成为类岛屿国家。人为的分离严重阻隔了朝鲜半岛的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朝鲜与韩国的岛屿效应带来的各类政治、社会与经济问题有望获得较好的解决方案。

  “一带一路”与韩国本国的发展战略对接

  韩国目前也正在谋划本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即发挥地缘优势,通过西进、北上和南下三个方向,以海洋运输、海铁联运、空铁联运等方式打通韩国与欧亚大陆的物流通道,并对接、借力中国的“一带一路”。

  第一、西进战略对接一带,融入欧亚经济圈。朴槿惠总统就任之后就提出了“欧亚倡议”,总体规划就是以“借港入陆”方式对接一带。在具体的做法上,即以欧亚倡议、中韩FTA等汇入环黄海经济圈、渤海经济圈,通过海铁联运接驳舟山、上海、连云港、青岛、烟台、大连等重要港口,登陆后以TCR(跨境中国铁路)的方式打通亚欧物流通道。

  第二、北上战略突破朝鲜经济洼区,走进北极圈,重塑“北方经济”。在陆路交通上,为突破朝鲜的隔绝,韩国正筹划推动“北方经济”(即模仿卢泰愚政府时代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关系的“北方外交”),以介入朝鲜的特区、港口发展等经济联系突破这种地理上的隔绝,并与GTI(大图们江流域开发计划)、长吉图开发、辽宁沿边开发等对接,陆路方式接入TSR(跨境西伯利亚铁路),进入俄罗斯远东,并以釜山、罗津、清津等港口为出发点,北上跨越北极,达到欧洲与北美。釜山已经计划投资罗津港,POSCO(浦项制铁)已经注资建设中的俄朝哈桑-罗津铁路,且大量注资俄罗斯在罗先投资的码头。

  第三、南下战略接轨一路,打通海上通道。主要利用韩国在东南亚的大量投资与良好关系,通过借力中国加超越中国的方式,进军印度与中东、非洲等地,基本路线与中国的“一路”重合。

  第四、经济与政治安全的“双搭车”。在经济上,韩国采取倚重中国的做法,充分研究中国投资过程中的“夹缝市场”,借力中国的影响力并“弯道超车”;政治与安全问题上,相对倚重美国,同时注入韩国的经济影响。在东南亚、非洲与中东地区,韩国在借重中国时则强调与中国的同质性,而在与中国竞争时则强调与中国的异质性和与西方文化的同质性。同时,在向朝鲜投资的过程中,韩国也是借力中国与俄罗斯,以灵活手段重手打入朝鲜市场。

  对接中韩双方发展战略的建议

  虽然中韩双方在“一带一路”的对接上有相当大的潜力,但要真正化潜力为实际成果,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第一、更好地宣介“一带一路”。事实上,韩国学界与政界仍然对“一带一路”有疑虑,不理解“一带一路”的发展模式、理念与创新思维。同时,“一带一路”的推动,自然会在不少产业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与改进,这对于差距较小的韩国产业优势而言形成较大的冲击,不可避免地有相当部分形成与韩国的竞争与冲突,韩国最担心的部分也在于此。明义释疑,与韩国竞赛而不竞争是更好地实现中韩对接的第一步。

  第二、在抓手方面应对中韩对接有更精确的定位。在布点、连线、输出、吸纳、结对、搭台等六大抓手中,韩国究竟处于何种层级上要有准确的定位,才能做好更精确的对接,才能在设施连通、政策沟通与动员当地参与分享上有较强的操作性。同时,由于韩国在金融与管理方面与中国有较强的互补性,在AIIB、丝路基金等金融问题上也应充分开展与韩国的合作。

  第三、中韩对接的时间表、路线图与早期收获上也应具体、落地、看得见。中韩在FTA问题上达成妥协是可资借鉴的经验,在制定时间表与路线图时可以此作为参考。同样,FTA的成果也可纳入对接带路的早期收获清单之中,并将之机制化、理论化,作为标志性成果与经验,外溢推动中韩在其它方面的合作。

  第四、五通分析应具体可行。目前,在互联互通方面,中韩之间海路、航空、通讯方面情况良好,铁海、空海联运是重点,应关注韩国的“借港入陆”战略。贸易方面,中韩FTA已经达成协议,早期收获可期。金融方面,人民币清算、参与AIIB等金融合作也都相对顺利。民心方面,中韩人文交流人多力量大,不再受具体事件所影响。因此,政策的沟通很重要,尤其是两国安全与政治议题要有妥善的方案处理,不至于影响到其它方面。

  第五、确定好朝鲜问题的定位。朝鲜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关系到中韩对接的质量与高度。韩国参与“一带一路”的政治安全动力就是要借此解决好朝鲜半岛问题,因此,韩国式的“一带一路战略”中隐含着重要的安全内涵。在此问题上,如何与中国对朝鲜半岛的安全战略对接起来将决定着中韩对接的质量与高度,也左右着中国对朝鲜半岛外交战略的方向。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