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阅读率上升,都读了什么呢?(图)

2016年04月19日 15:37   来源:千龙网   张立美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在京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较2014年上升了5.9个百分点,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6%,较2014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4月19日《北京青年报》)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启迪心智的基本途径。国民阅读率和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以及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我国国民阅读率告别多年的下滑趋势,有所上升,应当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讯息,表明国民对阅读的重视,也反映了全民阅读工程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推动全民阅读不能只是满足于国民阅读率、国民阅读量的简单提高,国民阅读还得有高质和深度。相反,当下国民阅读率上升背后存在着不小的隐忧,我们必须正视。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时代,按理国民阅读率、国民阅读量应当有极大的提高。但从纵向比较来看,1999年首次调查时,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60.4%,现在只是58.4%。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国民阅读率、国民阅读量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国际出版蓝皮书2012年全球国民人均阅读量的统计数据显示,韩国大概是11本,美国是8.7本,日本在8.5本左右,法国则是8.4本,美德的纸质图书阅读率达到了75%。

  从阅读质量层面说,我国国民阅读率上升实质上是依赖浅读的提升。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放弃便捷的数字阅读,专心于传统的纸质阅读,这不现实,也与科技潮流不符。但是,一个人的阅读也不能以数字阅读取代纸质阅读,数字阅读不该成为一个人的阅读主要方式。虽然网络上有不少优质的网文,能让人获得营养和价值,但整体而言,数字阅读速度之快,内容之零碎,呈现出的是碎片化阅读、浅显化阅读的客观结果,这一点不能否认。

  再者,在不高的国民图书阅读率和图书阅读量上,实质上跟数字阅读一样,也呈现的是碎片化阅读、浅显化阅读,严重缺乏经典阅读、高质阅读、深度阅读,这是当下国民阅读存在的最大问题。虽然我国是出版大国,每年出版的书籍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是每年出版的真正有价值、有营养的优质图书很少,不少图书还不如网文有营养。而且,很多人即便是阅读纸质图书,一般也只是选择适合碎片、浅显阅读的快餐图书,不愿意啃经典书籍、有品味的书籍。

  全民阅读,除了提高国民阅读率之外,还要提高人均阅读量和国民阅读深度。首先,从小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其次,开放所有公立图书馆资源,特别是公办大中小学的图书馆要向市民开放,让人们有更多的图书可读。再者,强化对出版文化行业的引导和扶持,出版更多价格便宜的好书、携带便捷的小开本图书,方便民众随时阅读,减少没有营养的快餐图书的出版。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