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对为官不为的“四类先生”不可笑而不语

2016年04月13日 07:36   来源:红网   北楚

  笑而不语,是一个极具智慧的词语,面对不公,本应愤怒,却只是会心一笑。以个体的超然笑对世俗的错误,看似洒脱,实则妥协、纵容。处世如此,从政亦然。

  4月11日,在湖北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管理推进会上,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当前,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为官不为的“四类先生”,必须正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所谓“四类先生”,简而言之,一是“两不先生”,政治上不强,也不踩“红线”;二是“南郭先生”,混在“乐队”里不会乐器只会佯装比划;三是“撞钟先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四是“好好先生”,不敢担当,没有原则,什么都好,但就是不履行自己的职责。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就要有担当。反观“四类先生”,是典型的“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四类先生”固然可恶,但有一类“先生”也不遑多让——“微笑先生”。明知身边有“四类先生”的存在,却默不作声,即便面对组织,也只是笑而不语。是心照不宣?是隐忍不发?是利益纠葛?“微笑先生”是谜一样的存在,但说到底,无非是犬儒和利己。

  换位思考,“微笑先生”似乎也是心里苦:别人不就是混官场嘛,没做什么坏事,又不碍我的事;这个人没下去,还不是因为谁谁的关系,我管不了;站出来说话又能怎样,说不定害了自己,还是沉默是金……

  揣摩“微笑先生”所谓的苦,无非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进而假定一切的原则、立场、作风、担当等都是无意义的,所以就算站出来说话,也改变不了官场生态,也不能把“四类先生”怎样,还不如选择“笑而不语”。

  很显然,不管是“四类先生”,还是“微笑先生”,一言以蔽之,“混混先生”而已。不同的是,“四类先生”必须被清理出干部队伍,因为,有为才能有位,不干事就必须出局;而“微笑先生”,还有救,不再“笑而不语”,依然是合格干部。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现今还得信奉“赛先生”    2016年05月10日
  • ·恩师汤一介先生的最后时光    2014年09月22日
  • ·缅怀杨绛,思考“后先生”时代    2016年05月2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