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儿日记看哭网友 应向爸爸的失陪致敬

2016年04月12日 07:34   来源:红网   潘宇涵

  这两天,一篇名为《我的爸爸》的日记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行文还很稚嫩,但情真意切。日记中的爸爸被形容为“工作狂”,值班、加班、开会、出差……很少有时间陪她,她甚至哭着在电话里喊,“要见你一面都这么难吗?”“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尤其是日记最后一句,看哭了多少正在为工作打拼、为生活奋斗而缺少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而这位女孩的父亲是一名人民警察。(4月11日《华西都市报》)

  本应是批评父亲只为工作而错过了孩子成长的,但看到“人民警察”四个字时,本已张开的口却怎也发不出声,沉默后,心中溢满了敬意,但其中还掺着一许哀凉。敬的是,他舍小为大,为国为民;哀的是,社会秩序要靠他们牺牲家庭团聚来保证。也许,这位警察父亲从踏入警校的那一刻起就已经预见如今的场面。

  陪伴的缺失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笔者曾经在列车上就经历过相似的一幕:一名年仅7岁的小女孩,独自坐在动车上,作为铁路人的父母无法从繁忙的春运中抽身,只能将她拜托给列车长代为照看,送往外婆家。动车开行,小女孩趴着车窗望着父亲,撕心裂肺的哭泣,小女孩的父亲也借用转身,飞速地擦去眼角的泪珠。列车上,小女孩用写字做题去分散着注意力,还给笔者拿出了她还未完成的画,她说她画的是在春节和妹妹堆雪人,她要把爸爸妈妈也画进去,希望爸妈也能在春节的时候陪她一起玩,说到这,她的眼泪又落了下来。

  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干,她知道,这个梦想很难成真,因为父母回家陪她过年,那就会有更多人的无法回家陪他们的孩子过年,“1”与“N”之间,父母选择了后者。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连狗都讨厌”的医生爸爸,“八年三聚”的军人丈夫,还有马庆林、焦裕禄般的公仆家人,他们的失陪并不是为了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更不是为了权力地位,他们的失陪是为了社会秩序的良好,公共服务的优质,国家领土的完整,人民生活的安康。

  我们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之路还很漫长,需要一些人去为之奋斗和奉献,他们的付出和舍弃让前进之路走的更顺更好,但我们绝不能让此成为常态,不能让个人的牺牲和失陪成为发展的必需品。政府和企业应完善相关制度,优化工作部署,对人员紧缺的部门进行合理补充,加强对“失陪家庭”的关爱;而我们人民最应做的,是对他们保持一种敬意,让尊重存在于细节,排队时的一个礼让,乘车时的一缕微笑,诊后的一声辛苦,就是对他们最高的礼节。

  向警察爸爸的失陪,致敬!向为国家发展而牺牲个人权益的英雄们,致敬!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