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爷爷比爸爸大123岁”不只是“奇葩作业”(图)

2015年11月05日 10:43   来源:东方网   郭元鹏

  “小明今年8岁,爸爸的年龄是明明的3倍,爷爷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6倍多3岁,爸爸、爷爷今年各多少岁?”11月3日上午,有宿迁网友在网上发布了这样一道数学题,虽然答案很简单,但算出的结果却让网友感慨:“生物老师看到后该哭了!”发帖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在宿迁市区某小学读三年级,在检查儿子家庭作业时看到了这道数学题。(11月4日《现代快报》)

  这道作业倒不复杂,对于孩子来说也能轻轻松松的算出来。可是算出来的结果却就不那么舒服了。小明8岁,爸爸年龄是小明3倍,即24岁。爷爷年龄是爸爸的6倍多3岁,即147岁!这样的结果让李先生哭笑不得。难道小明的爸爸15岁就结了婚,老爷子123岁才生下小明的爸爸?

  这种“爷爷比爸爸大123岁”的数学题并非个例。前段时间,网上就流传出了某地小学老师出的一道题。小丽今年7岁,爷爷比小丽大48岁,妈妈比爷爷小36岁,妈妈多大了?这道数学题,算出的结果是妈妈19岁。咋一看也没啥问题,妈妈19岁也不是不可能,在农村有早婚早育的现象,也有19岁的妈妈,甚至还有16岁的妈妈。可是仔细一想,问题就大了。妈妈19岁,小丽7岁,这不就意味着妈妈12岁就生下了小丽吗?

  当然,得出的这些奇葩结果,如果非要去解释,似乎也能说得通。比如“爷爷比爸爸大123岁”,123岁也能有生育能力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比如“妈妈12岁生下小丽”也未必就没有12岁的妈妈,在古代就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现代,不也有“12岁产子状告强奸犯”的个例吗?问题是,这样的结果有违常理,有违法理,有违科学。

  虽然,这仅仅是一道数学题,似乎不需要上纲上线的谴责老师。问题是,孩子心智还没有成熟,他们得出这样的结果之后,就会认为老师就是最正确的,他们也会认为这个结果也是最正确的。他们会以为12岁当妈妈很正常,他们会认为15岁当爸爸也很正常,他们更会认为爷爷真的是123岁有了儿子。这就会导致孩子认知出现错误,而早婚早育是违法的,而123岁有儿子也是违反常理的。当这样的错误在孩子心中根深蒂固的时候,对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则是伤害。

  这种奇葩作业还有很多,不仅是数学,语文、英语等等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人觉得这无伤大雅。不过,这反映出的则是老师的心态,是不是心里把孩子,把教育当回事?这些低劣的错误原本不应该出现,在设计题库的时候,只要老师能够自己推敲和演算一遍,就能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想起我们小时候上学,老师都是用钢板一个字一个字的刻卷子。如今已经是信息时代,老师的劳动程度降低了不少,实在不该出现这样的错误。而且,万一这样的错误出现在考试中,老师该给学生打叉还是打对号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业设计要多些“胆颤心惊”,别让奇葩作业惊扰了学生认知。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