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鼓励甚至阻碍农户直接与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对接,是造成目前蔬菜交易环节太多,进而令中间商掌控信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每隔几年就会来个“姜你军”“蒜你狠”,媒体似乎也乐此不疲地年年跟进,说法也经年不变,无非是有人像炒房一样“炒菜”,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每次都要来一番探秘“疯狂的蔬菜”之背后导演云云,但每次都是语焉不详,带大家云里雾里走一趟了事。
《中国证券报》记者根据可查数据统计近两月菜价变动情况,发现不少蔬菜价格动辄翻倍、涨幅惊人。今年3月份,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同比上涨46.61%。而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3月28日~4月3日的一周内,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30种蔬菜平均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7%,其中冬瓜、菜花、白萝卜价格分别上涨20.4%、13.6%和12.3%。
数据枯燥,现实可感,大家对上面这些描述早就不再陌生不觉突兀了。当然,今年的情况似乎比前两年更为严重,吃不起菜的感觉是愈发明显了。问题是,有人就是要“炒菜”怎么办?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怎么办?背后推手放烟幕弹扰乱市场怎么办?问题不断被提出,却总是解决不了真问题。
有市场人员反映,今年大蒜的上涨时间较长,导致产业链上的交易主体纷纷加大自己的库存,所以市场上用于流通的货源减少,价格上扬。而大蒜的市场需求总体上是稳定的,供应端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更大,因此有专家认为,蒜商出库量的大小、快慢,应该是市场管理的重点,得加强对这一环节的监管。这或许没错。但此类监管谈何容易,相关部门没有那么多人手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这样的监管,太容易产生权力寻租机会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市场波动受市场信息披露的影响相当大。决定蔬菜价格的因素包括产量、质量、库存量、出口量等等,而这些信息的披露,却向来没有超然于具体利益主体之外的第三方机构主导,一些从业人员在某些关键节点上通过发布片面且真假难辨的信息来引导市场情绪,管理部门对此却束手无策。权威的第三方信息披露,本来就需要相关部门出面组织;而做好这样的日常服务,比出事后再“强化监管”管用得多。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农户为什么不能去城里直接销售他们的产品,却偏要被一层又一层的中间商盘剥呢?这其实正是“姜你军”“蒜你狠”的重要成因之一。中国的农户尽管整体上说文化素质不高,但他们绝不傻,其中一些人还相当精明。为什么他们不能抱团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可能跟我们的城市建设理念有关,也跟我们的农户缺乏组织有关。我们的城市政府对农民进城做买卖是排拒的。李克强总理最近就批评一些地方不准果农晚间进城卖瓜。政策不鼓励甚至阻碍农户直接与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对接,是造成目前蔬菜交易环节太多,进而令中间商掌控信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而我们的农户也不能像美国农户那样,可以联合起来与其他市场主体博弈,形成“农超对接”的格局,即组织起来的农户跟超市直接交易,甚至直接经营“农户市场”,省去大量由中间环节所形成的交易成本,令农户、超市、消费者三赢。这也需要我们调整政策,帮助农民自己组织行会,替代目前那些形形色色且黑白难辨的中间商。
这才是理顺目前蔬菜交易市场关系,令“姜你军”“蒜你狠”彻底遁形的釜底抽薪之策。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