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大学,当余功茂生病后,学院曾多次开会讨论,让他回家养病,薪酬照发。但余功茂始终不“领情”:“领导、同事只要一碰到我就要我回家养病,我就‘拖、推、躲’。我喜欢教书。”(3月23日《光明日报》)
做过开颅和眼部手术,又患上尿毒症,每周三次透析,余功茂始终不肯离开讲台。临近新学期,他还是央求领导:“给我两个班吧,我才41岁,真的不想离开讲台。”他不是坐着而是跪在椅子上上课,是要保持教师的仪表和尊重学生。是什么支撑他如此坚持呢?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近日撰文发问:“谁应该做教师?”对这个问题,一个身体已经不适应上讲台的余功茂作出了最好的回答。正如学者说,一个教师是否优秀,首要的一条,是他喜不喜欢孩子。余功茂就是一个真心对待学生的教师。他每接手一个班,上三四次课后就能直呼所有学生的姓名。为了备好课,他舍不得浪费透析的时间,多方查找资料,电脑和手机里存有大量的单词或长难句。学生们评价他的课“有趣且能学到东西”,没能选上他课的会“心塞”。
与“薪酬照发”不被领情相呼应的是,政府通过“免费师范生”等项目,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政策性保障。然而,行政手段的人为固化,反而阻碍了高素质人才进入教师行列,免费师范生也效果欠佳。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越是政策性照顾,越会有歧视性认识,学生就越不愿意报考此类院校。
人才资源丰富,而且日益多元的人才群体,一定不乏余功茂这样热爱教育的人。问题是当师范院校招生时,有没有问过填报志愿的学生:你真喜欢当老师吗?当学校招聘教师时,有没有考证过应聘毕业生:你真喜欢当老师吗?最终进入教师队伍,多是本来不愿,只为了谋生;高考成绩不佳;家里穷,上不起别的大学。
执着于教师职业者,一定会有“非货币满足”的需求。余功茂很享受教师职业,站上讲台,就能感觉到一个教师的价值和尊严,一种桃李满天下的自豪感。假如离开讲台,他才真的撑不下去。未来教师队伍的培养、招聘与管理,就是要发现、激发、保护这样的职业情怀,在保证他们的货币收入外,还要充实其“非货币满足感”。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