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央行降准的时点在市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春节之前就有机构呼吁降准,笔者认为,央行此次降准并非“迟到的爱”,而是在国际国内复杂环境下作出的合理之举。此次降准更多地旨在稳定增长,对冲流动性紧张,而非刻意提振股市和楼市,符合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
截至2月29日,央行逆回购累积未到期余额已升至1.31万亿元,仅本周将有930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到期,尽管在2月18日,央行曾发布公告宣布延续前期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频率的有关安排,但上周隔夜回购利率仍然一度上涨。缓解春节前投放的逆回购到期、部分银行补缴存款准备金等因素带来的流动性紧张,是本次降准的原因之一。
从弥补外汇占款流失方面来看,降准也有必要。由于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中国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已经连降三月,且规模巨大,3个月合计达1.6万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基础货币有着同样规模的缺口。央行于1月积极通过MLF和公开市场操作,释放中长期和短期流动性,但短期补充流动性并非长久之计,本次降准0.5个百分点,实为对基础货币的补充。
今年宏观经济层面的一个重点,是如何去产能,实现供给侧改革,这需要央行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在流动性方面的支持。央行这次也首次提出,本次降准旨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这意味着本次降准将配合供给侧改革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以避免流动性紧张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此次降准,是央行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首次降准。降准后,不考虑定向降准的因素,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为16.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为13.0%。因此,商业银行的存准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市场认为二者均有下调的空间。
这次降准将影响广大投资者、市场参与者的操作心理,央行释放明确信号,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自主,同时也意味着商业银行有了更多可贷资金。根据测算,这次降准0.5个百分点所释放的7000亿元,相当于补充了将近一个月的新增贷款量。
央行在“两会”之前降准,显示出强烈的稳增长意愿。一方面,有助于加快房地产行业的去库存进程。近期,房地产去库存的政策不断,自今年2月份以来,央行、国家发改委等10多个部门相继出台了重磅措施,几乎每周都有楼市政策出台。周小川行长近期在央行记者会上对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表态,也被各方视为央行赞成适当给楼市加杠杆。另一方面,对于股市而言,降准对市场形成短期利好。
另外,央行此次降准,带头遵守了此次G20会议“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的承诺。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近期美元同样承受贬值压力,人民币汇率在春节期间维持稳定,都给央行放宽货币政策创造了空间。
目前,影响市场信心的因素大多来自中长期,而短期内不乏正面因素,如央行稳定汇率的坚决态度、春节后继续释放流动性等。可以清晰地看出,货币政策从短期来看,安抚了市场情绪,传达了正面讯号,起到缓冲器和争取时间的作用,为结构性改革赢得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而应对经济中长期挑战,根本手段还是继续深化结构性改革。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