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拌面里的毒品”不能依靠巧合发现(图)

2016年02月18日 10:57   来源:东方网   郭元鹏

  对于不满20岁的新津小伙王辉(化名)来说,怎么也不愿相信自己的前途会破碎在2两干拌面上。去年8月,王辉因工作需要到新津花桥派出所参加体检,尿液检测却呈阳性。“我从来不吸毒,当时一下就懵了!”王辉说。对于尿检结果,他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后来,民警询问他之前吃过什么东西。原来是他在一家餐馆吃了2两干拌面惹的祸?(2月17日《成都商报》)

  幸好,负责处理这起事件的警察没有搞“到此为止”。在得知当事人有疑惑的时候,仔细询问了他的经历,发现在他参加体检之前吃过一碗拌面。细心的警察赶到这家餐饮店调查,在食客正在食用的面条里发现了吗啡。吗啡是一种毒品提取的源头植物。警方对饭店进行了处理,对误食了毒品的王辉做了无罪处理。

  在面条里放置吗啡的饭店被处理了,误食了毒品的王辉被宽大了,到了这里似乎是皆大欢喜的了。实际上,这远远不是这种现象应有的结局?我们需要深深追问的依然是舌尖上安全问题。为了确保餐饮安全,从2013年开始,各地都陆续推出了透明厨房管理办法。所谓透明厨房,就是让餐饮经营者的厨房是透明的,有的是安装透明玻璃,让食客看清里面的一举一动。有的是安装大屏幕,将厨房里的监控设备连接起来,让食客在吃饭的时候能看到里面的情况。

  这项制度刚一实施的时候,还是一片叫好之声。大家认为有了透明厨房就可以确保餐饮安全了。可是,当吃碗拌面吃出了“尿液检测为阳性”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反思餐饮的监管漏洞。透明厨房虽然可以让食客看清楚一举一动,但是因为对于餐饮行业来说,食客就是门外汉,看清楚的只是表象,对于食物本质却无法看出问题。这也就是为何透明厨房制度推行了一段时间之后,餐饮乱象依然存在的主要原因。

  今年年初,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一批在餐饮中违法添加罂粟的饭店名单。名单里,既有餐饮业的龙头老大,也有街头巷尾的小摊小贩。这需要反思的是为何监管制度如此严厉,依然会让毒品这样的东西进入到餐饮环节?依靠一块透明的玻璃,依靠一个视频的探头,是不可能终结餐饮环节所有问题的。往餐饮里添加罂粟等毒品源头植物,其实是普遍现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因为添加了这些物品之后,饭菜的口味就会得到提升。

  问题在于,这不仅仅是饭店的错。这些禁止使用的东西是从何而来的?假如不是能够在市场上随随便便买到,会有这么多饭店添加这些东西吗?假如不是有的顾客“好这一口”也不会助长嚣张气焰,有的时候顾客在食用的时候恰恰是奔着罂粟等材料而去的。

  最为重要的是,对于餐饮里添加毒品的行为,食品监管部门该如何做好日常监管。如果不是这位顾客参加体检,谁来发现“拌面里的毒品”?“拌面里的毒品”不能依靠巧合发现。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远离毒品,文艺界应做表率    2015年07月02日
  • ·不能让毒品争夺下一代    2014年06月2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