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刚刚遭重拳打击的医院号贩子死灰复燃。北大口腔医院、同仁医院、北京妇产医院……2月15日,记者走访多家医院发现,号贩子们准点“上班”了,而且明目张胆,不避保安。不少医院的号贩子甚至分工明确,有的在门口招揽“生意”,有的则组织人手在院内排队,形成了贩号“流水线”。(2月16日新华网)
医院的号贩子真够猖狂的,春节刚过完,他们又开始“上班”了。北京的各大医院里,号贩子就在保安眼皮子底下寻找患者。有的号贩子很直白说:“只要给钱想什么时候看病都行”。一边是苦苦排队拿不到排号的患者,一边是号贩子的手到擒来,这是多么可笑?
需要追问的是,对于“号贩子上班了”,发现的人为何又是记者?发现“号贩子上班”了的原本应该是监管部门。与专业的监管人员相比,记者无疑是个门外汉,连门外汉都能发现,监管部门为何浑然不知?号贩子根本就不回避保安人员这说明了什么?是保安人员认不出号贩子,还是接到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圣旨?
假如医院真心查处号贩子,就会给保安进行部署。保安是端着医院饭碗的,俗话说的好“端谁的碗服谁的管”。那么,保安人员敢于面对号贩子不闻不问吗?他们是看重自己的饭碗,还是在同情号贩子?这里面的深层问题,恐怕已经不是小小保安能够过问的了。水太深的背后必然会有着某种牵连。还是那句老掉牙的追问:号贩子的排号究竟是谁给的?是他们自己排队排到的,还是医院有内鬼?
春节前夕,由于受到了巨大舆论压力,北京卫生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北京市警方也加大了打击力度。结果怎样?当时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虽然并没有终结号贩子现象,也有很大好转。在号贩子卷土从来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问题?这拷问的其实是监管部门查处号贩子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
有没有监管是不同的。当初的严厉查处,已经收到了效果。而如见的“号贩子上班了”则暴露出了监管部门的一阵风监管现象。当初严打号贩子本来就是被媒体逼到了墙角之下的不得不为,当时间慢慢推移之后,监管部门就又在水到渠成中退避三舍了。推一推动一动的监管背后,是不是也隐藏着某些问题?
这还至少说明一个问题,严打卖号行为不能只把眼睛盯着号贩子,而是要揪出号贩子背后的那一帮子唯利是图的人。打击总是蜻蜓点水,才有了“号贩子上班了”的悲催。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