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禁放令"落地为社会治理点赞

2016年02月15日 13:11   来源:东方网   江曾培

  今年春节的一个显著不同,是上海外环线内基本实现了烟花爆竹的“零燃放”。一个二千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一种沿袭了一千多年的民俗,在上海市“禁放令”生效后几天,就能如此“令行禁止”,充分显示了社会治理与城市管理水平之高。节日里朋友见面,无不对此进行点赞。

  这里,首先反映的,是市人大制定的这条“禁放令”,吻合了民意。燃放鞭炮,既污染环境、恶化空气,又引发事故、危害安全,还声响杂沓、破坏安静,与现代生活所要求的绿色、环保、安全、祥和等理念相违背,近些年来,上海的市民越来越多的要求禁放爆竹,其比例到去年已过九成。这就是说,“禁放令”体现了绝大多数市民的要求,它的出台就水到渠成,立竿见影了。

  自然,由于放鞭炮是一种历史延续下来的民俗,还是有人留恋它的喧嚣热闹,不以“禁放”为然的。这就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一方面,为使禁放的法规具有高度的可执行性,政府部门据此发布了更具操作性的通告,向社会广而告之,使其落到实处。对非法运输、储存、销售以及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含糊。这种动真格的做法,显示了“徙木立信”的法治权威,使人们感到法不可违。另一方面,动员各种宣传力量,说明燃放爆竹的危害,它已成为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陈俗,在易风移俗的推陈出新中出局,是历史的必然,这有益于人们的健康生活,也有益于春节的与时俱进。道理说透了,原先还留恋爆竹烟花的人思想也就开了窍,欣然接受禁放的法令了。说到做到的法令,使人不敢放;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人不想放;一手硬,一手软,软硬结合,破天荒地使猴年春节的上海外环内改变了“爆竹一声除旧”的旧俗,就连传统上爆竹声最浓的年初五迎财神日,也是一派安宁祥和,来了个“闷声大发财”。

  在深入宣传思想工作中,既有多种多样的面上活动,诸如媒体报道,广告横幅,案例介绍,口头宣讲等;更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点上工作。在许多社区,除让禁放令做到家喻户晓外,对有放鞭炮习好或表示要放鞭炮的居民,社区干部和民警会上门进行劝导。有些路段小商铺多,小老板热衷放鞭炮祈福,在初五迎财神日,以往从子夜起就爆竹声不断,到了清晨,整条路都是“红屑满地”,像铺上一条长长的红地毯,弄得环卫工人一时都难于清理干净。无疑,这些地方是实行“禁放”的难点,工作的重点。对此,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了专管小组,逐一对沿街商户进行访谈,在说服他们后,并签订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的承诺书。这样过细的工作,使今年的沪上春节再没有出现这样的“鞭炮路”。这表明,只要工作做到位,移风易俗虽难也会转化为易的。

  “禁放令”因为要改变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习俗,又涉及到各种利益诉求不同的人群,其落地的难度是可以理解的。上海成功地做到了,既表现了这一城市社会治理水平是高的,硬、软两手都硬,工作实而细;同时也彰显了上海市民素质是高的,遵法守纪,富有革新精神。“禁放”的成功给人以鼓舞与激励,当愿这一大好的开局得以延续,不出现反复。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