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禁放烟花爆竹,你支持吗?

2013年02月04日 07:13   来源:京华时报    刘乃康

  【开栏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少了鞭炮声就好像少了年味。既放烟花,又响爆竹,年味倒是浓了,空气污浊的味儿也浓了。尤其是今年,我们遭遇了十面“霾”伏,蓝色似乎成为奢侈的颜色。鞭炮声响起,争议声也响起,在蓝天与灰色之间,我们是禁是放,面临取舍,你会如何选择?

  别让禁放禁掉了年味儿

  连续多天的雾霾,让公众对过年该不该燃放鞭炮争论不休。网上赞成的和反对的,针尖对麦芒,谁也说不服谁。因此,有人就把禁放的旧话重提,希望把放鞭炮这个事再次禁掉。

  要说到禁止,问题可就没那么简单。由老北京民谣“新年来到,人人欢笑,姑娘要花,小子要炮”便可得知,过年燃放鞭炮,乃是京城多年的习俗,不单是一个传统,也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不信你扫听一下,但凡是老北京人家,无论穷富,过年不放点鞭炮的,恐怕找不出几户。为什么?“爆竹声中一岁除”,忙了一年了,大伙儿都想图个喜庆。

  凡事不能走极端,更不能一蹴而就。净化空气确实重要,却未必非要跟过年这么几天较劲。更要紧的,还是要从平日对各种污染排放的严格治理入手,包括倡导人们绿色出行。假如为了一年中的那么几天,这年过得也实在没味儿。再说了,就是真的要禁放,就当下而言,能真的禁住吗?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一点不加限制,由着各位性子放,也不大好。我看就不妨再限制点,比如初一到十五都免了,就在大年三十儿夜里放点成不成?

  我小时候,曾手拿着二踢脚燃放被崩着过,至今心有余悸。但每每想到过年,还真是期待除夕之夜那一阵澎湃的爆竹声。我觉得对很多人来说,那声音可能并不单是一种动静儿,还是心里对日子的一种希冀。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