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友善之墙”需管理添砖加瓦

2016年02月05日 07:45   来源:广州日报   夏凡

  墙,常常让人联想到阻隔、冰冷,近来却让人们走得更近、给人温情。根据报道,在这个冬天,一面面“友善之墙”出现在全国各地街头巷尾,爱心人士将闲置的衣物挂到墙上,需要帮助的人员按需自取,获得温暖。

  算起来,这面墙也是舶来品。它兴起于伊朗,从一个人、一座城很快风靡世界。相比于传统慈善,它为捐赠和受助提供了更贴心的“打开方式”——省去了各种中介,除去了诸多环节,直接从用户到用户,便捷高效,使行善过程充满尊重与平等。

  毫无疑问,友善之墙的出现给寒冬增添了一抹暖色,也成为一座城市文明的缩影。目前,活动悄然兴起,迅速复制,从山东、河南到四川、广西、浙江,遍布大江南北,有的纷纷点赞,有的穿过大半个城市送衣送物,比如青岛一面友善之墙不到3天就收到1000多件衣服,市民热情高涨,活动颇受欢迎。

  可以预见,友善之墙会像某种“热”一样在各大城市继续蔓延,在越来越多地方开枝散叶,站稳脚跟。那么,该如何让它们更加坚固?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对于取得良好开局的友善之墙而言,这样的提醒并非危言耸听或者泼冷水。比如同样是舶来品的慈善超市,起源于美国,2002年最早的中国版在沈阳诞生,随后蔓延全国,形成热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消退、门庭冷落、沦为摆设、濒临倒闭等声音越来越多,轰轰烈烈开张、冷冷清清经营的尴尬也在不少地方成为通病。

  所以,友善之墙也有必要防微杜渐、忧在未萌。根据经验,首先需要找准定位。在时间上,冬季开张还是全年无休?全无监管、自给自足还是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业务限于衣物还是不断扩充?目前,不少民众对友善之墙寄予厚望,期待它扩容提质发挥更大功能。需要冷静的是,友善之墙也只是众多慈善方式中的一种,是现有渠道的必要补充,如何扩大影响、如何可持续发展,需要定位清楚、小步慢行,尤其不能操之过急、面铺得太广、步子迈得太大。

  此外,更重要的是管理。作为新兴事物,友善之墙在天使面孔的背后,自然也有“魔鬼”,而魔鬼就在细节中。目前,友善之墙只是一面墙,雨雪天气会十分尴尬;在地点的选择上,如果选择“显要”位置是能为爱心人士和困难人群提供便利,但会不会影响市容市貌,甚至已经违反相关规定?此外,如果有人专门回收旧衣服、恶意取走等,该怎么管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妥善管理、合理引导是组织者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浙江金华的友善之墙得到市政园林部门的支持,有了临时合法身份,如有需要将会正式办理报备手续;四川游仙则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进行规范化管理,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用好志愿者服务资源专人看管、把好关口。

  目前,经验还不够多,但探索不能止步。我们期待爱心之墙不降温、不脆弱,能够持续发力,屹立不倒,并能为更多慈善项目提供新思路。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食品溯源 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2016年07月19日
  • ·高校管理不能信马由缰    2016年06月17日
  • ·医治“药荒” 管理不能“撂荒”    2016年05月11日
  • ·管理是“正己正人”的学问    2016年04月13日
  • ·城市建设管理少些折腾    2016年04月0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