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起,《消协组织消费维权约谈经营者办法(试行)》开始实施。这是全国关于消费维权约谈的第一个系统性指导文件。1月26日,在这部《约谈办法》实施不到三个月,中消协启动公开约谈——约谈对象是最近因“积分机票”事件而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的携程网等六大OTA(在线旅游网站)平台。(1月27日 《法制日报》)
“积分机票”指的是乘客通过航空里程兑换的机票。这一点类似于通讯公司的积分兑换活动。但与计分兑换商品可随意转赠不同的是,航空公司规定,积分兑换的机票只能是乘客本人及其亲属使用。可见,从严格意义上讲,“积分机票”并不是假票,但是普通乘客买到这样的机票,却有一定的使用风险。在登机时,机票持有人可能因身份问题,而被拒绝登机,从而耽误旅行。
谁都希望自己的旅程一路顺风,而不是出现半路卡壳、人在囧途。因此谁也不希望买到“积分机票”。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多家知名售票平台却表示:不敢保证100%杜绝“积分机票”。这意味着,很多人会稀里糊涂的买到“积分机票”,徒增出行风险。比如,近日央视曝光,某乘客在携程网买到“假机票”,在日本机场遭遇长达3小时的调查。
在服务行业有一个著名的100-1=0定律。“企业只有让所有顾客都满意,才能达到市场的要求。只要一百个顾客中有一个不满意,都可能让顾客的满意度归零。”对网上售票平台来说,更是如此。公众在无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前提下,进行网上购票,就是相信售票平台的公信力,默认买到的一定是真货。而一旦因买到“积分机票”旅行遇囧,就会让“积分机票”兑掉网购公信,导致顾客以脚投票。因此,售票平台杜绝“积分机票”势在必行。
当然,对售票平台来说,完全杜绝“积分机票”确实有一定难度。“积分机票”通常只有出票后才能被发现,而售票平台只是经销商与顾客之间的“二传手”,很难在交易前将“积分机票”剔除。加之,一些经销商手眼通天,居然能随意将积分转到购票客户名下,让“积分机票”以假乱真,不被察觉。但即便如此,售票平台也有责任、有义务将“积分机票”剔除出售票系统。我认为,购票平台首先要对代理商零容忍。一旦发现代理商销售“积分机票”,立即将代理商清除出平台,杜绝用“积分机票”以次充好的现象。其次,要加大审查力度,切实将“积分机票”挡在消费者到手之前,将旅行风险化为无形。唯有如此,才能不让“积分机票”兑掉网购公信。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