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抠门”年终奖,未必不是情

2016年01月28日 07:15   来源:红网   乔木

  近年来,网友们在年底争相晒出年终奖已成为惯例。既有金条、汽车这类“土豪”年终奖惹人羡慕,也有不少诸如一箱馒头、两捆芹菜等另类奇葩的年终奖夺人眼球。(1月27日《人民网》)

  相信今天有许多网友都看了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年全国32个城市白领的年终奖平均值排行榜,杭州、北京、上海位列前三甲,分别为15044、14412、13532元。说实话,笔者还真没觉得一万多元的年终奖有啥值得大惊小怪和庆祝的,也许是因为笔者这次终于没有再拖上北京的“后腿儿”吧。

  然而,当笔者看完文中所列举的那些奇葩另类且“抠门”透顶的年终奖后,内心不禁生出了几分“凄凉”,也萌生了些许感动。原来,人世间竟然还有这些前所未闻的奇葩年终奖存在。令我“凄凉”的是竟然有单位只给员工发了一箱白花花的馒头,还美其名曰:蒸蒸日上;甚至,两捆绿油油的芹菜也能招来网友的羡慕与感慨,因为还有许多人是空着两手回家过年的。

  但是,最令笔者感动的还是那些更具创意和真情,也最容易让人感动的年终奖,钱虽不多,但却能够给人以温暖。比如,有单位给在厨房工作的员工发放了一罐炒菜用的鸡精,但却在鸡精罐里藏了一卷现金,并另附了一张字字写满温情的纸条,再比如,给员工放上一个超长的假期去陪伴不在身边的父母,或者是一张回家的火车票……这几款年终奖的设计充满了创意和温情,或惊喜交加、或贴心实用,花钱不多,但无不充满“创意”,也处处体现出对员工的关爱与真情,足见用人单位也着实是颇费了一番心思。

  当然,一年到头,从心理上来说,谁都想看到更多的“真金白银”,但毕竟所处地域不同,所处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单位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必然会导致有些单位经济效益“蒸蒸日上”,而有些单位则不甚“景气”。但只要“老板”的心里面装着自己的员工,并真心地爱着自己的兄弟姐妹们,而且能够有信心也有决心带领着员工去实实在在地打拼和努力,作为单位大家庭的一员,也大可不必去计较年终奖的“抠门”或者“土豪”,毕竟经济实力的强弱才能真正决定年终奖的厚薄。即便只是一箱馒头,或者只是两捆芹菜,又何尝不是一份真情与关爱?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洗脚当奖 难逃中枪(图)    2015年02月05日
  • ·“任性”的年终奖如何才不任性    2015年02月0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