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习近平同志所作。他曾深情地说:“我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这首词饱含了对焦裕禄精神的敬仰和对焦裕禄同志的追思,既折射了继往开来者与老一辈开拓者的心灵神交,又可从中看出习近平同志传统文学的功力。
春风化雨,百花争艳。2015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北京文艺座谈会既是文化建设的动员令,又是治国理政中文化建设的一次总结。将文化建设列入“五位一体”之中,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是建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013年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师大看望教职工和学生。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十八大以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部署紧锣密鼓,文化惠民工程迅速推进。文化建设的全新理念催发公共文化在全国城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上海市历来有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这三年在文化建设方面硕果累累,令人刮目相看。“文化上海云”、“文化家常菜配送进社区”、“公共文化万人培训”、“文化小陆家嘴”等关键词映入人们的眼帘,它们所带来的文化大餐令公众目不暇接,赏心悦目。
上海的公共文化建设既有全国的共性,更有大都市应有的特色。最大的亮点就是,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向“智慧化”和“互联网+”转型。在各方主体的参与下,上海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优质文化资源配送,写字楼剧场、地铁音乐会,历史保护建筑书市、商场艺术展、菜场图书馆等创新文化项目琳琅满目,惠及民众。到2016年底,市民可足不出户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访问上海80%的公共文化资源,并像上网购物一样实现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自选和消费。
有一组数据也许能反映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的新面孔。目前上海共有博物馆114家、美术馆32家、公共图书馆237座、文化馆245座、村(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5245个、工人文化宫19座、青少年活动中心36所、公共文化广场100余个,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走在全国前列。不难看出,上海公共文化建设积极回应市民对公共文化的新期盼,加快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做好文化惠民的功课,还要使中国文化走出去,融入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之中,通过人文交流,让中华文化与世界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进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孔子学院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2015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为全球第1000所孔子课堂——奥特利尔中学孔子课堂揭牌。他在致辞中指出,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是国学智慧的精髓要义,更是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的中国软实力。治国理政这三年的实践告诉人们,中华文化中的精华,蕴含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进发的精神动力。人们期待,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中华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浸透力、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铸造民族之魂,培植文化之根,持久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