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时代,编剧的“成才”之路该怎么走?

2016年01月18日 09:43   来源:工人日报   舒年

  10年前,演员陈思诚因在电视剧《士兵突击》里出演男二号“成才”而一举成名;10年后,电影《唐人街探案》正在热映,首日票房过亿元,口碑不错,陈思诚是该片的“导演兼编剧”,至少,电影海报上是这样写的。

  但是,知名编剧李亚玲近日却在微博上表示,陈思诚“在片头只给自己署名编剧,把其他三个编剧、两个剧本统筹都署在片尾”,认为这样是“贬低编剧地位”。李亚玲曾在2012年与陈思诚因为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剧本的著作权与稿酬发生纠纷,最终法院2014年判陈思成支付拖欠的稿酬和利息。

  且不论《唐人街探案》的编剧之争孰是孰非,单说近些日子,关于编剧的版权就纠纷不断。琼瑶与于正之间的官司沸沸扬扬,就连热映的《芈月传》也不能幸免,小说作者蒋胜男曾发长微博指责片方。

  关于编剧的版权纠纷为何如此之多?

  从数量上看,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但问题来了,每年我们有上万集的电视剧生产量,可我们有如此多的编剧吗?

  这也就是为何,那么多的宫斗剧、谍战剧、抗战剧,对于观众而言,区别往往只是角色名字和时间地点不同,每一次打开电视机,情节看上去都那么似曾相识。

  艺术本该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影视剧亦然。当影视剧的创作,一切只为速度和产量却不问艺术质量时,编剧作为影视剧艺术创作最为重要的一环,就变得无足轻重了。大牌演员、知名导演、不惜重金的各路投资方,他们对影视作品的话语权,有时远大于负责艺术创作的原著作者和编剧,因为前者意味着票房、意味着收视率,意味着广告,而且是能快速获得这些效益。

  原作者、编剧、导演、投资方的多方博弈之中,编剧无疑是最弱势的。这种弱势形式的表现,已经不再是能分成多少,而是自己的名字能否被挂上去,挂在哪里。而在快餐时代,制作方最为在意的是影视剧的制作速度,因为制作速度快意味着资金回笼快,“拿来主义”频现就不难理解了。

  在陈思诚的成名剧《士兵突击》里,成才一度追求眼前名利,经过一段弯路之后,才重新醒悟,找到人生的意义和方向。“成才成才,也不知道要成个啥才?”在大草原上,成才这样对许三多说。不知道十年后成为导演、编剧的自己,到底有没有想明白?

  在庞大的影视剧制作“流水线”上,有很多人想成才,成为一名好的编剧。为此,他们可以给名编剧打下手,可以给网站写小说,可以放弃署名权为人打工。当然,成功者最终是极少数。

  但是,当下的影视圈环境,真的有助于编剧成长么?当不少声名在外的老编剧、老作家都饱受版权、署名权、改编权纠纷困扰时,还有多少年轻编剧,能够成才?

  更令人忧心的是,很多大型影视机构,在剧本上采取自产自销模式,即自己生产剧本自己拍摄。拥有更多人脉的极少数大牌编剧,处于收入的金字塔顶尖,而年轻编剧的作品价值被低估,甚至作品难有出头机会,编剧行业两极分化严重。

  更有创造力的年轻编剧难以成才,我们就只能对着电视机,一遍遍地看千篇一律的雷人神剧,于沙发上静静睡着。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