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昨日两则可以联系起来看的新闻: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强调科技工作者不准通过金钱交易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也即禁止所谓的“有偿论文”(1月13日中新网);另一则是,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老师常萍,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专注教学30年,但其课堂堂堂爆满,有人驱车数百公里只为听她一节课。近日,学校高规格特聘已经退休的常萍老师为副教授,继续为本科生授课。(1月1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一边是国办发文,禁止科技工作者通过金钱交易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一边是一位没有论文的大学讲师在退休之后,被学校高规格特聘为副教授,继续为本科生授课。把两则新闻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相互应验了一个常识:“有偿论文”现象虽然由来已久,且成了某种约定的制度与路径,但并非不可撼动与改变。更关键的是,那些被“论文指标”考核者,要有拒绝的勇气,而相关的大学与科研机构,更要有“常萍式特聘”的主动与自觉。
不难看出,国办的禁令所指向的,正是泛滥的“有偿论文”现象,或者说是一个旺盛却畸形的论文发表市场。从常识而论,科研工作者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应的学术论文,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而,一方面,几乎在所有的大学与科研机构中,论文发表的数量,以及论文发表刊物的“层次”,都是硕士博士毕业与科研人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学术期刊的数量整体又过多,质量亦参差不齐。如此之下,就只能造成“有偿论文”大量出现,学术论文整体水准不断下降。
这是容易被厘清的“有偿论文”发生路径:从种程度上讲,它是一种默认的畸形存在。大学与科研机构习惯性地依靠论文发表情况,来进行相关考核,自然对经由金钱交易的论文发表现象熟视无睹;当更多的学术期刊经营者尝到此种稳定收益的甜头,就会更积极地参与其中,甚至缩短学术期刊出版周期,新加种种“增刊”,来获得更多收益。而同样参与其中的论文发表者,或许会偶有抱怨,却多数人最终又屈从于此种“买论文”的生态,这正是“有偿论文”市场长期存在的原因。
如此角度而论,期待骤然打破此种论文发表的生态,或者在短时间内让“有偿论文”现象消失于无形,可能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毕竟,对科研工作者的考核新路径的顶层建设,需要时日;对真假学术期刊的甄别,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绝不意味着,相关的“破窗举动”无法进行:譬如,在大学与科研机构中,可以先行试点,让相关人员的职称考核,逐渐与论文发表数量脱钩。特聘无论文发表但授课质量一流的退休大学讲师为副教授,正与此殊途同归。
如何告别畸形的“有偿论文”市场?在国办的相关禁令之后,无疑需要更多的配套制度出台。但无论如何,告别有偿论文都不可或缺“常萍式特聘”。更具体地说,告别有偿论文更待相关大学与科研机构的主动突破。如果从“有偿论文”市场的供需两端来分析,当大学与科研机构不再过重地依靠论文发表来进行相关考核,畸形的“有偿论文”市场自然会被压缩。恰缘于此,在国办的“有偿论文”禁令之后,期待更多的科研机构能有“常萍式特聘”的突破。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