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先引入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杭州市在2012年之前连年亏损,经营4年单由公共财政投入就已累计接近4亿元,每年的运营成本基本维持在6000万元到7000万元之间。(12月27日《工人日报》)
倡导环保低碳绿色出行,促进节能减排呵护环境,早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共识,各地竞相推出的公共自行车项目,无疑呼应了这一形势需求。然而,由于道路资源、运营成本、管护不善等多种因素的掣肘,耗资数千万乃至上亿元上马的公共自行车项目,不少陷于进退两难甚而停摆的尴尬。
破解公共自行车出行遇阻的难题,固然需要包括政府、市民在内有关各方的合力,关键还在于牢固确立公共服务属性,真正将其当成公益项目来运作。不能只看到项目本身显性的亏,还要看到由此带来的公众出行观念变化、缓解城市交通资源紧张、促进大气环境改善等方面隐性的赢,也就是要算大账、算总账,而不是光算经济账。
正如有关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的定价就决定了盈利空间的狭窄,每辆采购价600元、每年800元左右日常维护费,且只能保证两到三年的使用寿命,出现运营亏损及经营困难完全在预料之中,而政府配套措施不够、后续投入不足,难免导致公共自行车由热转冷,缺少应有的发展后劲。
公共自行车终究是个“砸钱”的项目,而且几乎不可能带来显性政绩,因而更需要地方政府、官员放眼大局,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满腔热忱、不遗余力地去推进。比如,从城市规划、治理层面给公共自行车畅通无阻、安全出行提供保障;进行系统升级,实行通借通还,满足出行便利诉求;加强监管、科学考核、合理补贴、有效激励,保护运营企业的积极性,等等。只要多算社会效益账,公共自行车出行才有望克服困难,渐入佳境。
(责任编辑:武晓娟)